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作者: 蔡斌

摘要:教育就是为学生打好一生发展的基础,关注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才能为将来造就有用人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11-001

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的核心是研究、解决在中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问题。创新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三部分组成,又相互交融、影响,它是创新型人才所要求的素质。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观念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各方面都有阻碍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因此,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突破口。同样,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有两点:一是学生要转变原有的偏重于记忆和理解,被动接受地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二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改变偏重地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挖掘地理教育内容,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的动力源泉是创新意识,它是一种积极去发现问题,不断探求的心理取向。地理学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如地理新大陆的发现,地理板块漂移的学说,海底扩张学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现在宇宙起源的爆炸学说等,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科学发现真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次创新过程,教师不断将这些信息渗透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

地理学也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最新的地理发现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适时补充介绍最新的地理科学技术信息,如对宇宙空间的探测等最新的地理科学技术信息等,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技的不断快速发展,还暴露出过去一些地理学说和理论的局限性,例如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从采集渔猎时代的崇拜自然到农业文明的改造自然、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再到现在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等。甚至一些理论还被证明是错误的,例如地心说,日心说。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理学的观点、理论也不是亘古不变的,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手段。现代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地理学科中很多教学内容是可以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直观考察、讨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行星地球”这章内容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不定期去探索一些问题“提起星星,我们总会联想到黑夜,仿佛星星只是在黑夜里才有,难道真的只是黑夜里才会有的吗?”“既然说星星在白天也亮着,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它们,一定得等到黄昏以后才看得见呢?”“有没有办法在白天里看到星星呢?”“北极星是在我们的头顶上吗?”夜晚去观察星空,思考问题,学生热情高涨,有的达到入迷程度……这些问题很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敢想、敢说、敢做,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发展,这样,教学效果不仅显著得到提高,而且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起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热闹的教学气氛,让不同个性、不同兴趣、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应及时肯定、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对一些错误的想法,也不要随意压制、诋毁,对学生中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想法,要给予鼓励。总之,一个无拘无束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地理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大力开发情境教学,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地理教学情境,有利于启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探求性,以及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影片《不见不散》中葛优讲过一个桥段,在喜马拉雅山簏,打一个巨大的山洞,让西南的暖湿气流引入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会怎样?西藏可以变成另一个江南,可山上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死人。通过这种情境讨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锻炼。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掌握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地理技能。基础地理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表象等;基本地理技能如读图、填图、野外技能等。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运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双基”能力,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地理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对学生思维中的创新性发挥要诱导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或专题研究,让学生通过实践,举一反三,巩固已有地理知识,探索崭新领域,使学生的创新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地理文献和地理小论文,让他们分享别人成功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

在教学工具上,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地理模型、教具、学具等,比如地球仪、地形模型等;对一些无法直接获取或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地理课堂要充分引入多媒体,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摸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学会,还能会学,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潜能。

总之,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力量,教育就是为这些力量打好一生发展的基础,只有现在关注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才能为将来造就有用人才,这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面临的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