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 赵婷婷 魏巍 张慧杰摘要:文章从中医治疗失眠的诊断、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以及近年来医家对失眠症的辨证论治,论述了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概况。中医临床上根据辨证论治和方药创新等治疗失眠症效率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失眠;中医疗法;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134-001
不寐是睡眠障碍最常见的类型,表现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和醒后再入睡困难。有研究显示,失眠症患病率在10%-48%之间,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各项研究给出的患病率不同。失眠可引起患者白天功能缺损,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家庭、工作及社会交往。
失眠的诊断标准:1、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稳或醒后不能入睡,甚者彻夜不眠,或睡中梦多。2、每天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3、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4、经常心情不畅,疲倦,学习工作能力下降。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形成原因有很多:高建荣从脾胃中气滞中焦、心脾两虚、痰热内扰、肝胃郁热、胃阴不足五方面治疗。潘分乔等认为心脾两虚、心胆两虚、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肾不交可导致失眠。周璇梓认为心功能失调造成失眠,采用补心安神、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来调整脏腑气血。李静认为火在失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经方治疗
王秋月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失眠,旋覆花10克,人参6克,升价15,代赭石3,炙甘草10,半夏15,大枣4枚。心烦不得卧加远志、茯苓。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加枸杞子熟地。面色恍白乏力加当归、白芍。于金民清心安神汤治疗失眠35例,生地黄15g,玄参15g,黄连10g,竹叶10g,栀子10g,石菖蒲10,远志10,夜交藤10g,合欢皮10g,珍珠母30g,生甘草10g,总有效率83。刘占兵运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失眠,人参30g,玄参18g,茯苓20g,丹参20g,桔梗18g,酸枣仁25g,当归10g,五味子15g,麦冬15g,天冬15g,柏子仁15g,生地黄15g,远志10g,朱砂6g,疗效显著。
3.专方治疗
伍翀自拟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柴胡木香各9g,白芍丹参各12g,檀香、五味子各6g,玉竹炒枣仁各20g,夜交藤、生龙牡各30g。心烦口苦者,加栀子、黄芩;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星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者,加生地、玄参;易惊醒者,加琥珀4g。张宏自拟夜交藤散治疗不寐,夜交藤、磁石各30g,合欢皮柏子仁神曲各15g,灵芝炙远志川芎知母茯神各10g,炒酸枣仁20g,生甘草6g,总有效率96.1%。高巾矞自拟宁神方治疗失眠84例,太子参、枣仁、丹参、熟地各20g,当归、白术麦冬、竹茹各10g,白芍15g,川芎五味子炒木香各6g,枸杞子30g,炙甘草9g。总有效率93.33%。
4.针灸治疗
张蕊取公孙、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四神聪。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太冲;阴虚火热者加肾俞、太溪;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总有效率96.36%。张治强采用针刺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治疗失眠,睡眠改善率为73.3%。
5.综述
根据以上总结,中医是治疗失眠不可缺少的途径,显示出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治疗不寐方法很多,尤其以其副作用小而深受人们信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古方、根据临床辩证加减药物,提高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