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上好科学课的关键

作者: 朱伟

摘 要:一切自然科学都来源于实践,即前人在观察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实践总结出来的结果。所以实验教学在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比重。将实验教学与科学课堂教学相结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并能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抓好的环节。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 关键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71-001

小学科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们在科学课上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参与到一节课的学习实践中去,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来,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充分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所以,科学教学=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的思维方式千奇百怪各有不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迎合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式,而是应该去积极努力的创设出一种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当我们掌握了这个天性之后就能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我讲《做一个生态瓶》这课中说到“生态瓶”这个词,大多数学生都比较陌生,可能完全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花鸟市场的场景,引导学生动脑筋仔细的去思考,最后揭晓谜底时,学生们就会恍然大悟。而为了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我特地让学生们自己制作一个生态瓶,但是生态瓶中所有的事物都由学生自己思考到底要放些什么,于是同学们都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将学生们思考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猜想的事物进行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在课堂上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难以解释的抽象问题,而我们也无法抽象的向学生们解释清楚,若按照传统方法教学的话,我们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输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不能对这些抽象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使我们的学生缺乏思维理解能力,只是机械的进行记忆,不能达到理性和感性的统一。现代的教学思维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事物进行解释归纳,让学生更直接的去理解记忆,而不是所谓的灌输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理解,同时也能解释抽象事物的具体含义。例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中,学生对于溶解的定义可能缺乏理解,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溶解只是对于定义的一些抽象性解释,而无具体化的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通过实验教学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学生通过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溶解现象,对于学生理解什么是溶解具有重要意义。

三、变理论为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会对我国青少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全国青少年正在逐步失去创造发明的兴趣,这就成为我国青少年教育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发明创造的兴趣,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实验教学具有趣味性、研究性等特点,不仅能在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他们会向我们提出疑问,需要我们的解答,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一味的学生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我们要起到一个引领者的作用,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到另一个不同的境界,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空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使他们对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生活或者实验中一些不常见的现象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局限于教师的看法。

在《哪种材料硬》一课中,要求学生比较塑料与木块两种材料的硬度。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直接了事,这样只是增加了学生的惰性,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出如何辨别材料软硬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请学生起来说出自己的方法,并将学生的方法板书记录,最后进行汇总,而后进行分组实验,让每位学生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们对于出现的这种现象,不但不能因贪图快而进行制止,而且还要注意发现、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别出心裁”的想法和做法,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给学生去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变课内为课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为了有效的完成小学科学的教学任务,我们有必要把科学实验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课外实验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广受科学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大自然是一本书,又是一名内涵渊博的教师,在他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去慢慢挖掘。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去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以此来培养学生们对于科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植物的叶》中,我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植物的叶都有哪些相同点,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展示几篇叶子的话,缺乏观察的普遍性,结论可能略显不完整,而这时我们将课堂搬到课外,在我这节课结束之后,学生们自己到操场或者家附近的花园中去观察各种树木花草的叶子,进行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就相对具有广泛性。而我们这种将课内变为课外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习惯。这不仅对于科学教学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也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这个学科中作用是巨大的,认真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观。认真的抓好科学实验教学,是每个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