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作者: 朱彩凤摘 要:本文就“要重视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要重视游戏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要重视教育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要重视环境创设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要重视家园配合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这几个方面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14-001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的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他们处在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也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幼儿园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一、要重视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由于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见效的。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以外,还应该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例如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可以自己离开幼儿园,也不可以和陌生人离开,决不吃陌生人给的任何好吃的东西;在散步时教育幼儿下楼梯不可以推拉小朋友,小眼睛要看好,注意安全;吃饭时教育孩子不嬉笑打闹,尤其是吃鱼的时候如果嬉笑打闹,鱼刺可能会卡到咽喉,发生危险伤害到喉咙。利用秋游的机会,有意识的教育幼儿过马路时不要闯红灯,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在车上不可以乱跑等等。我们平时注意训练幼儿的这些生活习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习惯,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二、要重视游戏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幼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经常进行教育,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游戏《红绿灯》《我家住那里》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在斑马线上,不可以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教育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或家人,要和大家走在一起。如果万一走丢了,要大胆、机智,记住父母的姓名、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等,可以找到马路上的交通警察叔叔求救。
在游戏活动中,沙是幼儿经常接触和喜欢玩的物质,但在玩沙的过程中也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有关沙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自体验感受沙的特质,学习正确的玩沙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护能力。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们设计了“手指划破了”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通过游戏这个渠道,让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三、要重视教育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根据安全教育的内容,可以设计若干单元的主题活动。整合各科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设计的活动《开门、关门要小心》《吃饭喝水先试试》《着火了怎么办》等等,通过实施活动,培养幼儿生活中的安全自护意识。此外,保护眼睛也是安全教育的一大题材,我设计了“小小眼睛真有用”、“眼睛里的世界”、“摸人”、“眼球操”、“眼睛生病了”、“我看不见了”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体验眼睛障碍的害处,教育幼儿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
四、要重视环境创设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是迁移默化的,幼儿能自然的接受,印入脑海,增强意识。
物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墙角和各区活动角,如在图书角存放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图画书籍,定期更换。教师可随时引导小朋友观察:图书上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道理?另外在班内设“小药箱”,里面备些棉花、纱布、创可贴等,让幼儿认识名称,知道用法。
心理方面,教师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危险动作,不放置危险物品在幼儿能触到的地方,组织活动时,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让幼儿能深深感到老师时时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自己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五、要重视家园配合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我们了解到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也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小部分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
首先,要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多沟通,互听(互相听取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互说(互相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相帮助。
其次,可以请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家长介绍经验,做到家园合作,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得到关注和提高。为此,我时常建议孩子的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解开束缚在孩子身上的“绳”,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头顶蓝天,脚踏草地,沐浴阳光雨露,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玩。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建立安全行为的动力定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