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幼儿打开智慧之门

作者: 朱倩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身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游戏是幼儿最好的玩伴,最后还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个别对待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 数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20-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他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甚至超越能力极限。孩子的兴趣与否,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精神。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死板、机械,抽象的数学知识使教师越教越烦,幼儿越学越厌,怎样使孩子全身心的、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呢?那首先就要对幼儿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幼儿学习欲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幼儿很多时间都生活在游戏的环境之中,将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把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知识,使幼儿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例如数学活动《水果店》,是让幼儿学习五以内的加减法。我以开水果店的形式,让幼儿去自选水果,第一次,要求他们用五块钱买水果。大家一起讨论买法,我买两个,我买三个,我都买一样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了五以内的加法。第二次用五块钱买一个水果,想想要找多少钱,孩子们依旧热情高涨,买一个苹果要找多少钱,买一个草莓要找多少钱,大家讨论开了,最后再去购买,无形中孩子们又学习了五以内的减法。

幼儿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充分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开展区角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易于感知。幼儿早上来园后就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来到数学角,玩一下接龙火车,相互比较一下谁的火车接的长;比较一下各个图形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不一样了,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再让图形宝宝变魔术;拿着钥匙去开锁,锁上贴有8-6,小朋友就可以拿贴有2的那把钥匙去开锁。拿着钟来摆弄一下,猜猜是几点钟;比一比高矮长短。通过开展区角活动,使抽象的知识变成感知的形象,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运算能力,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在电化教学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电化手段具有形、声、色、动的特点,不仅能使物体缩小、放大、分合的功能,还能使静态的物体和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直观。利用电化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的有力措施。

例如幼儿在学习编应用题时,我选了很多漂亮的背景和动物,草地上有三只小兔子,又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幼儿很自然的编出了题目;天空中有八只鸟飞走了三只还剩下几只。

在水果店这一活动中,我也准备了课件,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孩子们马上被吸引了;幼儿在回答不同的买法时,投影幕马上会出示相应水果和列出的算式,幼儿个个欢呼雀跃,情绪激昂,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四、在情境创设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让幼儿身临其境,学习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例如对于复习课,教师往往“炒冷饭”,将以前的上课内容再温习一遍,幼儿的感知觉处于疲乏状态,思维积极性无法提高。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复习5的组成时,我出示了两个娃娃,还拿了五个苹果,“娃娃不知道怎么来分这两个苹果,怎么办呢?”“我们来帮他们。”小朋友嚷起来,“那可以怎么分呢?”小朋友一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来摆一摆说一说,很快的大家都复习了五的组成。

在给动物分类时是这样开始的:“动物幼儿园造好了,小动物们都来到幼儿园了,可是要怎么给他们分班呢?”我打开投影仪,出示很多动物。小朋友兴致都很高,认真地观察议论起来,老虎不能和小兔一个班,他会把小兔吃掉的,青蛙可以和乌龟一起,因为他们都是两栖动物……看他们的神情,一个个都是那么专注。

五、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变为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涨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数字的组成时,我改变以往的死记硬背,用不同的东西如四颗黄豆,让他们分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把它记录下来。五颗糖分给弟弟和妹妹,可以怎么分,如果是六颗怎么分,七颗呢,等等,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提高了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六、在增加难度中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就会有种从没有过的快感,从心底里得到满足。相信孩子也是如此,在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大人包办的,因此幼儿很少能有锻炼的机会。于是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1)出示图片,填写出各种动物的数量;(2)按照颜色、大小的不同来填写数字;(3)只出示动物的脚,填写出动物的数量。由于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受到一个又一个的刺激,同时一次又一次尝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幼儿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另外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培养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例如散步、分发玩具、点心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当老师提问,幼儿说错时,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不断探索,直到取得正确答案为止。当幼儿回答正确时,应及时对他们表扬鼓励,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断努力取得成功,得到鼓励而产生兴趣,让他们在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乐趣中,增强自信。

只有以兴趣来正确引导幼儿,以兴趣为载体诱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抽象的数概念嫁接在幼儿感知活动的经验上,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