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职业院校新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作者: 袁丹丹 杨德成摘 要: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当下,教育结构调整、观念更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对教育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职业教育影响尤其深刻。构建一个合理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动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质量; 保障;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42-00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张,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内涵建设,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对比研究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等在职业教育的评估与质量保障体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体上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英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三部分:内部的监督与评价体系、外部的监督与评价体系和民间独立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由国家控制办学标准、职业资格、培训资格,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对职业院校进行五年一度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德国执行“宽进严出”的教学过程,有效的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我们与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近几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并开展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建立了“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制度,这些措施与做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监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教育部目前出台的这些措施与办法是面向全国所有普通高校的,不能将各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对其所属普通高校的影响完全考虑进来,缺少分类指导的作用。二是一些普通高校过于刚性地看待评估指标和统计项目的内涵,当出现新的变化时,学校只能做出被动的反应。三是监控与评价范围不够全面,有的疏于监控,有的很少涉及;四是反馈落实有待提高,对教学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缺乏快速反应、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解决的措施。
二、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特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1.政府监控
侧重于目标、方法的管理和宏观调节,主要是颁布相关法规,制定相应标准,选择评估机构,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对学校认证与否及拨款额度;引导学校规范管理,使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做到内外结合,切实有力地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2.过程管理
教学质量形成于过程,专业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理论、实践、考核、检查、社会综合反馈,要构建一个教学质量实施组织保障系统,使管理重心下移,推进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3.信息系统
组建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以检查、反馈环节为主,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教务部门以计划、执行为主,专门负责教学运行管理,从而使整个教学管理形成闭环管理系统,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制度,调查和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
4.督导机制
教学督导针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教风、学风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指导、评价和反馈等,形成监督、考察、指导——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信息反馈给师生、教务处、校领导——再监督、再考察、再指导,形成一个闭合的、动态的、良性的运行过程,这是职业学校有效组织教学、实施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5.评价体系
要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督导办、教务处、学生处、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实习单位、毕业生等等,根据制定的评价方案和标准,搜集所有教学工作的信息、资料和数据,采取正确的测量和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分析。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质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基础,满足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质量评价标准。通过科学合理地选取我省普通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监控所需的信息点并界定其内涵,制定相关评估政策,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数据涵盖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所需的信息,能够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崔瑞锋,冯蓉.《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天津大学学报,2011.9
[2]曹庆旭.《地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职业技术教育
[3]戈志强.《基于整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