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高一新生跨过高中地理学习的“高台阶”

作者: 周蓉蓉

摘 要: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地理难学,其主要因素是出现了地理学习的“高台阶”,所以高一新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适应。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讲述了如果帮高一新生跨过高中地理学习的“高台阶”。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台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25-001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地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只要死记住了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而进入高中后,高一一开始学习的就是自然地理知识,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一上来就是宇宙中的地球,不仅要求学生有基本概念,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立体思维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并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高台阶”使高一新生顺利地跨过高中地理门槛并学好地理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设小台阶。

台阶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刚刚我们已经提及了,必修一地理的学习,一开始就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最难的部分,所以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分寸,以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分解教学过程,分散难点。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渐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与交际运用相结合;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活课本;在知识难点的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如我们在讲《地球运动》这一节时,光新课就讲了六个课时,三周的时间,节奏特别慢,但是我觉得在这一节放慢节奏绝对有必要,因为是刚开始,内容又特别难,到后面必须2、3的学习时可加快节奏,因为必修2、3以人文地理为主。

台阶2.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商

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为他(她)喜欢该任课教师。地理教师由于专业的影响,知识面很广,往往给学生博学的印象。地理教师应努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觉得你“无所不知”。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号召力的口才;“龙飞凤舞”、“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板图;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方面展现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一点上,我个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高中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地理老师,他知识渊博、为人风趣,上课通常都不带课本,一只粉笔可以解决任何事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幅精美的世界地图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从而时不时的就拿地图照着画,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到高二时我们班每一个人都能画出一幅简单的地图,同时还知道每个国家的位置。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还举行过画地图比赛。正因为我们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当时我们班每一个人都乐于去学地理,主动去学地理,最终很多人大学还报了地理这一专业。

台阶3.克服性别障碍

在跨越“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偏理科的地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多年的教学经历中也确实发现女生学好地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如男生灵活。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退步现象,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产生障碍,缺乏信心,畏缩不前。因此,我们应多给女生充分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采用各种形式或途径,进行表扬鼓励,实行激励评价,激起他们的成功欲望,使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逐步提高。

台阶4.培养学生图文分析的能力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或者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1]。如我在讲解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里关于亚洲季风的时候,学生容易混淆,我就用图示法加强记忆:“之”字型图式识记。图中“之”字的“横”部表示东亚地区,“撇”部表示南亚地区,箭头表示风向。这样就能既快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学生也不再感到烦难而不可捉摸。[2]

台阶5.降低“教”的“营养感”,增强学生“学”的“饥饿感”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因此,不要把主次颠倒,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认真地组织好材料,引导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学,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使严肃的课堂荡起活跃友好的氛围。如我在讲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时,就给学生一个地形图,要求学生选择地形给自己造一幢房子,并说明你选这作为自己家的原因;讲地形对交通影响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一张地形图,地图上标出三条公里代表三种方案,要求学生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最为合理的线路,并加以分析。这样,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梅芳.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魅力读者

[2]赵霞.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摄取地理知识,地理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