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游戏: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架设一座桥
作者: 惠娜摘 要:游戏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游戏符合小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想象灵感,开发创造潜能,使小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接受美育教育。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将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堂教学,能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使教育的过程充满游戏般的乐趣。实现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质上就是实现教育与游戏的结合,即实现美术教育游戏化,美术游戏教育化。
一、美术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使学生更乐于对与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如《滚动乐园》一课,笔者允许学生将家中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学校,在美术课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块长条板子,一头架在垒高的书堆上,使板子呈45度角斜放,接着向学生提出“看看我们手中的哪些玩具可以滚动起来”的问题,学生们带着这一问题高兴地投入到这个实验游戏中,学习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把带来的毛绒玩具、乒乓球、赛车轮子、魔方……一一放到板子上进行试验。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们都能在实验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得出结论,有的说有棱角的东西不能滚动;有的表示当物体在滚动时速度非常快,让人觉得后面有一束火焰;还有的同学补充说为了使滚动的物体在静止的纸上看起来在动,可以在物体的周围画上简单的小短线……这样的游戏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他们能在想象与设计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如在 《大树的故事》一课中,笔者首先导入学生喜爱的讲故事话题,让学生讲讲小时候听过的有关大树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树的基本结构。然后要求学生每人画半棵大树,想象这半棵树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学生画完也很纳闷,为什么只画半棵树呢?随即笔者宣布紧接着还要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每位同学拿自己的半棵树去找一找,自己的半棵树和谁的半棵树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有意思的树。学生们都非常开心,纷纷离开座位去寻找,找到了伙伴以后,就合一张影然后再去寻找另外一个伙伴。学生们很乐于以这种方式学习,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
二、美术教学游戏诱发学生想象灵感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游戏的过程,是让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玩”。教学坚持挖掘美术教材中的趣味性,让学生自主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学习,诱发学生创造灵感。比如在教二年级《泥条头像》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千篇一律塑造笑脸头像,笔者设计了一个“听口令、演表情”的游戏。要求全班起立,先给予学生口令:“当许多美味佳肴摆在你们面前时,你们会?”学生们非常配合,大多都能表现出两眼放光,嘴巴张大,有个别调皮的男生居然连口水都流下来了,演得惟妙惟肖。之后很多同学都能模仿老师的方式来创设情境,给予全班口令:“当你吃到酸柠檬的时候;当父母错过放学时间来接你的时候;当你英语考到100分的时候;当你知道自己意外中奖的时候……”同学们每听到一个口令就会做出相应的表情:大笑的、咧嘴的、惊讶的……全班同学喜、怒、哀、哭、愁,在脸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个在“演”的过程中笑的前仰后合、东倒西歪,有趣极了。学生在这个游戏中,不仅感受了快乐,拉近了师生间、生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在演表情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观察到了周围同学的表情,有意识的捕捉到随着人心情的改变,人脸部表情的变化和五官的变形。这时笔者在黑板上用最简单的线条把他们的表情画在黑板上,为下一步制作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美术教学游戏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游戏以其独特的形式、较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深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知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笔者把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成新颖活泼的游戏,学生能在游戏的参与中获得美的享受,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开发创造潜能。如《水墨游戏》一课中,为了突破传统枯燥的水墨画教学,笔者一开始就通过小组合作比赛式游戏导入教学。首先请学生们一起来完成一项神秘任务,小组合作把神秘任务画在大纸上,在一分钟内完成。每组领到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神秘任务纸条分别是:只用颜料画各种各样的点;只用墨汁画各种各样的点;只用颜料画各式各样的线;只用墨汁画各种各样的线。通过游戏,让学生动手画起来,他们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一下被点燃了。在随后的小组评比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潜能被再度激发,原来他们发现要把四项任务结合起来画,只有这样画面才会更完整、变得更加完美,而只执行一项任务的画面就显得特别单调。于是一呼百应,小组合作又行动起来。此时的学生们在游戏中发现,在游戏中学习,不知不觉体会到了墨色变化,创作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体验到了彩墨游戏的乐趣。
游戏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更应充分考虑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特点,寓教育于乐,变“苦学”为“乐学”。游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注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学生参与的整体性;既要注意游戏的目的性,又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既贴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使美术课变成放任自由的“活动课”;既要注意所设计游戏在思维上的启发性和层次性,更应注意游戏开展的灵活性,不能为游戏而游戏。在游戏兴趣的驱动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学生更乐于对美术的学习,利用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为美术教育目的的达成开辟出一条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