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趣,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的催化剂

作者: 王瑜萍

摘 要:作为教师,在苦恼学生作文写不好,或者学生没什么可写的时候,不妨引领孩子们从感悟生活开始,激发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为作文加上一道催化剂。当心中有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时,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了。

关键词:生活情趣; 作文教学; 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小学中段的孩子,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看到的事实。那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老师们普遍认为是学生生活内容贫乏,导致无素材可写,于是开出了“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方。方子的确对症,然而如何让学生做到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却没有切实地为学生解除病根。

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但学生真正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即生活情趣。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生活情趣是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一、培养热爱生活的情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一个对生活无感觉的人,怎么可能把生活写的鲜活灵动呢?作为教师,我们应将作文教学日常化,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每一个培养他们对生活热爱的机会,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影响学生,用设身处地的情景设计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的美:大自然的美,人情的美……

在三年级孩子初次接触作文时,我为了让孩子们懂得作文就是把所见所闻所感有条理地写下来真是煞费苦心。正逢那天下雨,而且雨也不是很大,于是我的灵感来了。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先说说下雨天的感受,大部分孩子说下雨天很麻烦,出门不方便;还有同学说下雨天户外活动都没法进行,大家只能待在屋子里,很没劲。大家都有些沮丧!接着,我让孩子们带上雨伞排好队来到走廊。看得出孩子们有些意外,又有些兴奋。我让孩子静静地听一听,听到了怎样的雨声?接着我撑起雨伞走进雨中,问孩子们雨点滴在雨伞上又是怎样的声音?一个个动人的词语蹦出来了,“滴答滴答”,“咚咚咚”,“哒哒哒”,“啪嗒啪嗒”,同学们说得可开心了。我接着说道:“下面王老师要来雨中舞蹈了,你们看好了!”我转动身体,把雨伞也转动起来,这时,孩子们欢呼起来,“好漂亮啊!”“水花飞起来了!”“好好玩啊!”看得出此时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也要到雨中舞动起来。接着,转动的花伞,“啪嗒啪嗒”的雨鞋,同学们的欢笑声,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拿出相机拍了下来。

玩过一场后,孩子们回到教室,我把刚刚拍摄下来的照片通过投影播放出来,孩子们惊叫声、欢笑声不断。这时,我让孩子们说说此时对下雨又有怎样的感受。“下雨真有趣!”“我们喜欢下雨!”“雨点的声音真好听!”……在给予一番写作指导后,我让孩子们把刚刚雨中玩耍的场面写下来,只花了一节课,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习作。“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的雨伞,像雨中盛开的一朵朵鲜艳的花。”“滴答滴答的雨声,是大自然里最美妙的声音。”“雨点飘进了我们心里!”“雨后的校园,更加洁净、美丽了。原来,雨水是大自然里的环卫使者!”多么灵动的语言,如果没有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怎能写得出这么细腻动人、光芒闪烁的句子来呢?

二、训练善于发现的眼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还应训练孩子善于发现的眼光。如何训练呢?只是教师一味地口头强调提醒,达不到实际的效果,使得教育变得空洞、无益,甚至引起孩子们的厌烦情绪。所以关键还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交流……培养孩子养成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引导孩子用“越来越……越来越……”说一句话。其中一个孩子说道:“我越来越大了,可爷爷却越来越老了。”这是慧眼的发现,更是心灵的触动,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一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于他这一发现,我给予了肯定和赞赏,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我把握住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当然首先教师得和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教师向家长强化这种理念,让家长了解到培养孩子养成“去发现”好习惯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在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留意、思考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发现的眼光变得敏锐。比如,秋天来了,哪些树木的叶子会凋谢,哪些树木的叶子会变色;街上买的气球为什么会飘起来,而自己吹出来的气球为什么只会往下沉;夏天的时候,狗的舌头为什么会吐出来;夜里,猫和狗的眼睛怎么会发亮……问题的提出,正是说明孩子观察了,发现了,家长应给予鼓励,并和孩子一起探讨,找寻答案。《秋天的树叶》《为什么饺子熟了会浮起来》《面团发酵》《苹果里的五角星》《瓷砖上擦不掉的茶水污渍》……这都是孩子们在周记中写到的关于生活中的小发现,令人惊喜!有了这样善于发现的慧眼,还怕在写作时笔头生涩、文思枯竭吗?

三、激发感悟生活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无数次的精彩瞬间,若不用心体味,便会无声地从指缝间滑过。如果有一颗感悟的心,即使是生活中的平凡瞬间,也会被那颗善于体悟的心放大得精彩无比。教师不妨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一些关于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进行习作技巧训练的指导。比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一个人睡……激发学生感悟生活的心,从而写出有感而发的动人作品来。

《装上翅膀我想飞》是几年前我带的四年级班上一位女孩的习作,她讲述了她小时候看到天上的鸟儿因为有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很是羡慕,所以也给自己装上一对大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彩的动作描写,生动的遣词造句,无不体现出当时渴望飞上蓝天的愿望,作者在写的过程中享受着无穷无尽的童趣。经过进一步指导修改后,这篇文章参加了第十一届世界华人作文大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如果没有对此次孩提时代幼稚行为的切身感受,没有从内心深处对这种行为的真实体验,又怎么能够把当时的心理表达得如此真切动人?

可见,要想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光有生活不行,关键得有生活的感悟能力,有一颗会感悟生活的心。作为教师,在苦恼学生作文写不好,或者学生没什么可写的时候,不妨引领孩子们从感悟生活开始,激发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为作文加上一道催化剂。当心中有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时,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了。

上一篇: 演绎精彩十分钟
下一篇: 我记录 我快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