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一缕香 散作满园春
作者: 俞明娟 麻晓娟 姚满芳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目前学生的口语能力仍不尽人意。“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本文通过对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调查分析,从问题发现到原因分析、直至对策探究,加以逐层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着重从课堂内、校园中探究如何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 优化训练; 策略及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24-005
一、初中英语口语训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口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目标英语教材编写也十分突出“说”的技能教学,它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运用英语、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教师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听说读写演唱练等方式,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所学的课本内容变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操练,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口语,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最终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些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不尽人意。在实际活动中,有些学生心里想的不错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所学英语成了“哑巴英语”。针对这一现象,本人对“哑巴英语”的成因作了一些分析。
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看,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仍普遍薄弱,“聋哑症”的现象亦较为普遍。据本人日常观察和抽样调查,现分析归纳如下:
由目前学生“聋哑症”现象反映出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这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彻底加以改进。为了保证改进的方向和效果,我们必须对反映出来的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各种困难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本人对自己日常观察和抽样调查归纳出的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六大问题”原因分析归纳如下:
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差的成因分析(见表格)
可以说,九大问题十三大原因,但问题和原因之间并非就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问题可能是多个原因综合的结果,一个原因也可能加重多个存在的问题。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就是这些,其中多数我们完全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和化解,使农村初中生的口语训练和能力得以改进和提高。本人认为,我们只要抓住课堂训练和环境创设两大环节,就可以大大有效扭转这九大问题,逐步改善相应的十三大不良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自我实践和探索,本文立足于:(1)在校园内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需要;(2)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口语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情感交流。也就是说,改变英语教学学生“聋哑症”现象,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还是在课堂和校园。这再次说明,课堂永远都是我们实施教育教学、开展教改、提高效率、实现目标的主战场,它永远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优化初中生英语口语训练的策略探究
为使我的英语课“洋味”浓,学生敢于张口,敢于发挥合理想象,善于驾驭自己的语言表达新的观点和看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积累和实践探索,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恐讲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张口表达的兴趣,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口语错误,教师不要有错必纠,要鼓励他们敢开口,多开口,不怕出错,逐步帮助学生克服“恐讲心理”,让他们在开口说英语时有一种自主感。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错误纠正的时机把握不当或采取逢错必纠的做法,将会严重挫伤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热情,并将导致学生因追求语言表达形式的规范性而降低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自信心。记得有一次在英语早读时,我走进教室却发现班里没人领读,当时我很生气,问几个好学生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没有说话,这时旁边学生说:“老师,他们怕读错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上节课我批评过他们发音不准,严重影响了他们读英语的自信心,现在不敢开口了。又如学生在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时,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像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没有s,或he/she不分,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混淆不清,要么就是缺乏条理性等等。我认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一发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就打断学生加以纠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也会大大挫伤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本来就羞于开口的学生,以后就不敢或不想开口了。所以在学生说英语时,应适当允许他们犯错误。
我在口语教学中就一直遵循“再给一次机会”的原则,不能因为某个学生表达吃力或者语无伦次就不再理会,而应该让他知道失败之后的尝试比成功更为重要,他们应该贯穿课堂始终。对那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更要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参与意识,并及时地加以认定和表扬,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为之喝彩。因此,只要学生进行长期的语言实践,他的心理素质不仅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其连贯有序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利用歌曲、歌谣形式训练学生口语,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学们爱唱、爱玩、爱动,喜爱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句子,因此,在教学中要“投其所好”, 采用歌谣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给他们看《洪恩GoGo学英语》、《迪士尼英语》,对他们进行语言的专项训练等等。
1.以歌促说——大胆开口。唱歌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形式,以歌曲为媒介,促进学生大胆开口,从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课堂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如:“Happy Birthday”,“Happy New Year”,“My Heart will Go On”,“Yesterday Once More”, “Take me to your Heart”,“Do Re Mi”,“ The More We are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Pretty Boy”,“Big Big World”,“You and Me” 等。除了教材上安排的一些歌曲外,还选用一些与我们教学同步的歌曲,如教颜色时,让学生欣赏、学唱Thesong of colors。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让学生欣赏、学唱Areyousleeping?等歌曲;另外,Go for it 七年级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我们利用学生熟悉的Happy birthday to you!改成:Hot noodles to you.然后再让学生用其他的食物名称自己改歌词,学生很乐意这样做。另外,还利用教材上提供的歌曲,学到某类词或短语时,即兴采用旧曲换新词,这也颇受学生们的喜爱。学唱英文歌曲,帮助学生学会连读、轻读和爆破音的读法。如,When I was young, I listened to the radio句中的when和I连读、I,was,to, the等词轻读;歌曲Take me to your Heart中的take和heart的/k/和/t/失去爆破等。有时让学生观看生动有趣的英语动画片、英语录像带等,如 “蜜蜂总动员”、“格林兄弟”、“音乐之声”等。尽可能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学生从学唱英文歌曲和观赏英文动画片,给英文动画片配音,模仿训练英语口语,大大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热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24,25,26,27,28原版全文
2.对歌——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对歌就是在唱歌的过程中,根据歌曲内容,联系实际进行问题或分角色表演,它能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创设有声语言环境。当教颜色单词时,就利用歌曲“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把新学颜色单词green、 purple、 brown、 orange、 pink套在此曲中唱出来,当唱到哪种颜色,穿相应颜色衣服的学生就站起来以唱的方式来回答。这样随着节奏的起伏,学生在唱的同时也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说起来。采用对歌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降低了学生开口的难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中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旧曲谱新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要学会改编、创编英语歌曲歌谣,采用旧曲谱新词的形式,引导学生一起创编新歌词,使他们在创编歌词的过程中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功感,并从中训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教“This is the way”这首歌时,让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引导他们用所学的英语单词和英语短文改写英语歌词。下面三段是学生根据这首歌曲改编的歌词,让你不禁惊叹他们的创造力:
(1)This is the way I sing in music, sing in music, sing in music; This is the way I sing in music, so early in the morning.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This is the way we jump in PE, jump in PE, jump in PE;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3)This is the way they read in library, read in library, read in library; This is the way they read in library, so early in the morning.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read.
这样,学生既唱了歌,又训练了英语口语,还有一份成功感,更多了几首属于“自己的歌”。更重要的是学生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语言技能的形成以及后继学习具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三)营造健康的课堂文化氛围,拓展学生说英语的话题
学生常常感到想说英语而无话可说,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让农村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还想积极投入地说。我们在口语训练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将社会时尚话题引入课堂口语训练中。可利用丰富多彩场景画面,结合社会时尚话题,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例如我在教初一新教材Go for it时,就大大利用了时下最热门的爸爸去哪里的材料,让初一学生对英语产生极大兴趣,在课前教师先设计一张表格,如下:
教师预先查阅了有关他们的资料,课堂上展示了他们的照片,问,“What’s his or her name?”学生会兴奋且异口同声地回答,“Her name is Cindy . His name is Tiantian…” 接着一起探讨他们的年龄、最喜欢的水果、运动以及爱好。How old is she? What fruit does Kimi like? What sport does Kimi like?…(在教学中故意用“he”来指代Cindy,让学生来发现错误), 从开学到现在,学生在一次一次回味爸爸去哪里的场面中,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应该说我借助了学生对爸爸去哪里的兴趣,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掌握良好,更难得的是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将现实生活内容引入课堂口语训练中。我经常提醒学生语言交际离不开语境,开展灵活多变的情景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扮演角色,见境生情,体味真实口语交际的乐趣。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多种多样的有益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校,师生之间会探讨学习、考试方面的问题;在超市,顾客和售货员之间会谈论商品质地、价格等情况。所以要求他们听时要抓住与主题内容和谈话人行为状态等有关的信息词,然后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和回应。平时所选取的听力材料要真实,这种真实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容的真实,即学生所说的内容必须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真实情景,如课前5分钟free talk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庭,谈论天气、购物、问路、问时间、打电话、就餐、看病、问候、介绍、告别、约会、谈论家庭成员或学校生活等或讲故事、表演课本剧、活化课文插图、情景剧、小品、角色扮演、给英文动画片配音、服装表演等多种课堂活动,如在教Go for it八年级下 Unit 7Reading一课时,我依据课文插图,将课文改成短剧,让学生扮演在公共汽车上的各式各样乘客:有吃零食乱扔垃圾的、有打手机大声说笑的、有抽烟的、有随地吐痰的、有三五成群大声聊天的。再加入幽默的旁白人员,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见图如下)
pick up litter drop litterpolite behaviors
cut in linetalk loudlyimpolite behaviors
(jump the queue)break the rules
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切身体验口语交际的乐趣。二是语言本身的真实性 即它是地道而自然的口语,应具有口语的特点。比如人们讲话时犹豫、停顿、重复、省略、语序颠倒、语法欠严密、发出恩或啊的声音等。只有选用真实的材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听力基本训练,从而提高其理解口语的能力。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我们选用了《疯狂英语口语》训练,让学生边听边模仿朗读,还让学生针对听力材料进行口语问答练习。
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由浅入深,创设真实情景,学生们在精彩的活动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这样,让更多的学生在表演中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自己能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际。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大增,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口语教学要培养学生早开口、多开口,养成“靠耳朵吸收,靠嘴巴巩固”的习惯。
(四)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培育校园英语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亮点
课外英语口语交际实践是交际互动在课外的延伸。如何让学生对英语具有广泛持久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内在的学习英语的动力,我认为仅仅开展优质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可以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交际互动活动来延续交际实践,使交际更趋频繁和完善。为了使这些活动具有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重要契机,效果往往更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24,25,26,27,28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