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历史”的星空

作者: 戴赛金

摘 要: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读《三国演义》后的收获,使学生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课外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读书交流; 活动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63-001

一.读作品

前一段时间,我们班同学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今天我们就来作一个交流,看看谁是班上的“三国通”。让我们首先进入“三国”知多少栏目。

1.“三国”知多少

1.“水镜”先生是谁?(司马徽)

2.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

3.蜀汉的“五虎上将”分别指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4.曹操原姓什么?(夏侯)

5.周瑜临终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既生瑜,何生亮?”)

6.东吴最后一位帝王是谁?(孙皓)

7.谁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赵云)

8.《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9.最后谁平定了“三国”,建立晋朝?(司马炎)

10.谁“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

11.刘备是哪位王的后代?(中山靖王)

12.刘备在哪儿死的?(白帝城)

13.庞统是在哪儿遇难的?(落凤坡)

14.七星灯可以续命多长时间?(12年)

15.诸葛亮的八阵图设在哪儿的?(鱼腹浦)

小结过渡:看来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对这本书的很多细节都牢记于心了,夸夸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2.“文臣武将”排行榜

在这部历史小说中,罗贯中刻画了一群群能言善辩、谋略滔天的文臣,还刻画了一位位骁勇善战、驰骋沙场的武将,他们创造了许多经典的计谋与战斗,留给我们太多的精彩,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臣武将排行榜”。

1.“文臣”榜:(伺机介绍诸葛亮、郭嘉、司马懿等)。在能言善辩、谋略滔天的文臣中,你认为谁可以排在榜首呢?请结合事例谈谈理由。

2.“武将”榜。(伺机介绍关羽、吕布、赵云等)。究竟“文臣武将排行榜”的榜首当谁?因人而异,只要有理有据就行,所以大家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再次夸夸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我们读书,不仅仅要关注书的内容,还应关注作者的语言,出示关羽刮骨疗伤片段,体味其语言特点: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1)范读;(2)齐读;(3)小结:《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经典,是与其精彩的语言分不开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读,这对我们的语言积累是很有好处的。

3.感悟“三国”

3.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她给予人很多思考与启迪,读完这本书,老师有很多的感悟,请大家看看:

3.1.1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感于诸侯之间的联合与吞并,特别是魏、蜀、吴之间的战争与联合。

3.1.2兴旺更替,是历史的必然!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有感于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与灭亡,以及书中对众多英雄人物的评述!

3.1.3高尚的人格不仅会赢得朋友的尊重,也会赢得敌人的尊重——有感于书中很多仁人志士在国家灭亡之时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表现,让大家感叹不已!如沮授、审配、关羽等。

3.2你读了《三国演义》后一定也有许多思考与收获,可以是从某件事,可以是从某个人,也可以是从整本书来思考,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就写在老师发给你的书签上。(生自己写,生读,教师点评)

3.3今天我们班有一位特约嘉宾,他为什么走进我们的课堂呢?让我们来听听。

3.4学生交流。小结过渡:读书就应深入到字里行间,品味书中的语言,读出自己的感受!这叫个性化的阅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理!

二、读作者

1.其实我们读一本书,也是与作者在对话,因此我们还应该去关注作者,这本名著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大作家罗贯中,你了解他吗?(介绍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不详。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在这本书中作者有明显的倾向性,他把蜀汉当作正面来写,把魏、吴当作反面来写,特别是对曹操的奸雄形象竭尽渲染,这是为什么呢?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

三、读书评、质疑

1.历代名家对这部历史小说都有极为精彩的评价,让我们来看看:金庸语: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300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因此,以后我们读课外书,还应该“读书评”。

2.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她的成功之处太多太多,可谓星光璀璨,但她毕竟是一部小说,是人所创造的,古人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觉得这本书有没有缺点或不足?(生交流)

因此在今后读书过程中,我们应持一种质疑态度,全面客观评价名著,当然这些缺点、不足,不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只会让她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

四、小结

1.《三国演义》不是真正的历史,但她却丰满了历史,照亮了无数读者“历史”的星空!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2.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阅读交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