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识“地方”资源 成就课题创新

作者: 宫陈

摘 要: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让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大大的增加,让我们从生活、从地方资源中挖掘幼儿园特色课题研究的突破口,让教育与地方资源有机结合,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无处不在,知识处处皆有。

关键词:特色课程; “地方”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92-001

我园地处张家港市大新镇,这里是著名的中国五金之镇,大大小小的五金企业如繁星密布,是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很多家长在五金企业工作。因此,我们努力探寻就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特色教育资源,将其融合到我园苏州市课题《幼儿园中“科学工作坊”的开发与运用研究》中,让孩子在与身边的特色资源的互动中动手、动口、动脑,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成就我园的特色课题研究。

一、特色资源,从“地方”中来

我园地处张家港市大新镇,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五金之镇,五金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我园幼儿的家长50%左右都在本镇五金企业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企业的负责人。我们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为我园提供的独有的特色生活资源。如何从这些冰冷的五金材料身上挖掘出适合幼儿发展的资源,是我们首先要探索和明确的。我们通过资源调查、参观、家长问卷、幼儿谈话等多种形式,分析、筛选出设备、产品、材料、生产过程、销售和人文、发展等方面的教育资源。为了资源共享、方便教师使用,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排列和整理,统一保存。这样,教师组织活动时可随时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调取相应的资源,目的性更加明确。

二、特色材料,在“地方”中找

许多五金工具和材料,虽然很多事我们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但真正带进校园的并不多。哪些才是适合幼儿使用,并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工具、材料,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讨,在一些教育专家的引领、指导下,我们确定了小班、中班、年龄重点学习使用的工具种类。如小班简单学习剪刀的使用方法,大班尝试使用辅助工具钉钉子等,这些是一些生活中常见工具的收集和使用,而我镇特有的五金资源,带给我们的特色材料资源还远远不只这些。我们发动幼儿和家长,在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中收集各种废旧的边角料、各类报废的产品余料等。于是,我们将这些材料在一些家长的帮助下,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展示。将一些成品工具布置成工具长廊,展示、介绍它们的名称、功用,将每到生产工序中产生的材料布置成工具生产一条龙,让孩子了解每一件工具从钢材到成品的主要生产过程。

三、特色课程,从“地方”中挖

陶先生在“教学做”理论中指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如何将冰冷的五金资源巧妙地利用到幼儿园中,与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是我们一直在探询的。我园根据幼儿兴趣和能力,把小五金资源引入课堂,并对小五金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整合中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尝试设计了一些园本的活动案例。如美术活动中运用橡皮泥、各类废旧材料制作五金工具,设计包装盒;科学活动了解分类、材料种类、制作过程、用途;语言活动为五金工具设计广告,进行科学认读;音乐活动中进行打击乐活动,创编一些劳动歌曲、韵律活动、模仿操;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刨皮等劳动;数学活动中进行配对、比大小等,通过替换目标、替换内容、课程渗透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

四、特色游戏,在“地方”中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是幼儿自主、创新活动的自由空间。因此我园把小五金资源引入到了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让生活的场景在这里重现。特殊的材料,有趣的游戏,吸引孩子参与的兴趣,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提高思维、想象等科学素养。我园的探索园,在提供有效防护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了小号的适合孩子使用的真实工具。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一起学学工人叔叔制造五金的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有孩子们利用小榔头、小钉子学习小木工钉钉小椅子、小桌子、小房子;有孩子们拿着厨房小用具当当小厨师制作蔬菜、水平拼盘、有孩子们修修小玩具、小自行车等等,让幼儿在游戏的场景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五、特色环境,在“地方”中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生活中五金资源这一特有的财富,来丰富我们的特色环境。我园的二楼走廊里有许多本园老师利用废旧的小五金制作的“五金小壁挂”,五金风铃、科技小制作等,作品丰富而有创意。在一楼一条通道上挂有本镇的各种五金产品:有园林工具、医疗器械、厨房用具等多个品种,教师可带幼儿进行参观介绍,了解他们不同的用途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班级中根据需要和该课题不同年龄段特色布置有五金特色版面。让孩子了解五金工具的分类、特点、用途等,并实际进行一些操作、实践,了解五金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加深对五金工具的认识。

六、特色助教,从“地方”中寻

小五金资源虽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物品,但一些相关知识却非常丰富,有些更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们幼儿园都是女老师,对工具的使用、相关知识等,更是所知有限。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于是,我们众多从事五金工作的家长,就成了我们从生活中寻觅的特色助教。他们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精湛的操作技巧,大大弥补了我们的不足。我们通过统计,了解幼儿园、班级孩子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工种等,在活动中根据需要分期分批地请这些家长来担任班级助教。我园平均每个班都有二三个办厂的家长,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我们以班级为单位,与一些家长联系,分批组织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观。家长更是尽心尽力地为孩子们讲解、介绍工具的原料、生产、销售、用途等,很多更是准备了一些材料,实际演示给孩子看,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大大丰富了孩子的知识、经验,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