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振华中学校花样跳绳运动开展现状与分析

作者: 莫的丽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校花样跳绳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样跳绳在我校开展得到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认同;学生乐于接受花样跳绳;花样跳绳运动简单易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苏州; 振华中学校; 花样跳绳; 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54-002

跳绳运动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唐朝称“透索”,宋朝称“跳索”,明朝称“白索”,清朝称“绳飞”,民国以后称“跳绳”。[1]花样跳绳是在传统的跳绳中融入体操、舞蹈、音乐和武术等现代元素而成。花样跳绳既保留了传统跳绳因素,又包含现代新元素,符合现代少年的运动需要,在中学开展深受同学们的喜爱。13-15岁是少年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花样跳绳是综合性运动,非常适合少年,对少年综合身体素质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通过对我校花样跳绳运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今后学校推广花样跳绳运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苏州振华中学校花样跳绳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查阅与“花样跳绳”相关的文章,并对资料进行了综合归类和分析。

2.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遵循科研方法的问卷设计标准化要求和原则,征询了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以后,形成学校领导与教师48份调查问卷,学生294份问卷。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和重测检验方法,对问卷进行校度与信度检验。

2.3数理统计法。对咨询、调查、访问搜集的有效数据收集整理,根据社会学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原理,运用Excel2003软件,对调查所得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相关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花样跳绳运动倾向性调查

花样跳绳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对身体锻炼也有着显著的效果。花样跳绳运动要得到发展与传承,必须走进学校体育课堂,而该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受到领导、体育教师的主体意识、兴趣、个人情感倾向性因素的制约。若一个学校的领导、体育教师能够认识到花样跳绳运动中所蕴涵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人文价值,才能够引起重视并积极投入到花样跳绳项目的教学与开展当中,花样跳绳运动在学校推广及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表1可见,我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花样跳绳在我校推广具有可行性”的态度调查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人数分别为34人和11人,各占调查人数的70.83%、22.92%。选择“不太同意”1人,没人选择“完全不同意”。由此可见,我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认为花样跳绳在我校推广是可行的。

表1花样跳绳在我校推广具有可行性(N=48)

2.学生参与花样跳绳的情况及态度调查

2.1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兴趣调查。兴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前提,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却不喜欢参与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而花样跳绳是一项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可在户内、外开展,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运动性,并带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表2和表3为学生是否喜欢花样跳绳的调查,结果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喜欢花样跳绳,但无论男女生选择“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都不足10%。说明学生对于花样跳绳的兴趣很浓厚,具有开展此项活动的学生基础。

表2男生对花样跳绳喜欢程度的调查(N男=145)

表3女生对花样跳绳喜欢程度的调查(N女=149)

2.2学生对体育课中加入花样跳绳的意愿度调查。从表4中可以看出,选择“非常意愿”和“比较意愿”人数分别为136人和97人,各占调查人数的46.26%、32.99%。选择“不太意愿”和“完全不意愿”人数分别为12人和4人,各占调查人数的4.08%、1.36,两项之和不足5%。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花样跳绳这一运动加入体育课堂很乐于接受。换句话说,将花样跳绳作为我校校本课程具备了学生基础。

表4学生对体育课中加入花样跳绳的意愿度调查(N=294)

3.花样跳绳所需场地、器材简单易于开展

跳绳是一项非常便捷的运动项目,绳成本低,占地空间少,方便灵活,老少皆宜。[3]

花样跳绳由各种跳绳运动组成,跳绳运动简单易学,所需场地、器材简单,特别适合地方小、学生多的学校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中开展。花样跳绳花样较多,可简可繁,对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具有促进作用,根据自身的水平而制定相应的玩法,随时随地都可开展,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中作为健身运动特别适宜,且对女性尤为适宜。此外,参与人数和跳绳数也比较灵活,可以是一人或多人,也可以是单绳或多绳、长绳或短绳,还可以长短绳结合的花样和方式进行活动。由此可见,花样跳绳运动不仅使学生身体均衡发展,而且适合人数多、场地小的学校开展跳绳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认为花样跳绳在我校开展是可行的。

1.2我校学生对于花样跳绳乐于接受,同意将花样跳绳纳入体育课堂。

1.3花样跳绳运动不仅使学生身体均衡发展,而且适合人数多、场地小的学校开展跳绳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推广价值。

2.建议

2.1跳绳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课程专家指导和专业教练的培训,还需要与专家和教练建立良好的合作研究体。

2.2教师的科研水平、课程开发意识和对课程结构的认识和把握,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2.3家长重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跳绳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跳绳运动顺利开展还需要得到家长以及班主任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扈诗兴.跳绳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29-132

[2]杨小凤,李建国等.花样跳绳对13~15岁少年健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68-70

[3]戴新林.花样跳绳与艺术体操“绳操”比较研究[J]科技资迅,2012,30:23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54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