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科技吉尼斯比赛·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宋振伍摘 要:本文围绕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科技吉尼斯比赛为例,分析了此项活动的特点,阐明了青少年科技比赛(包括科技吉尼斯比赛)对于推导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好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 科技吉尼斯比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05-002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结论很熟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1]”。这也是我国的基础教育至今还没有培养出一位中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直接原因所在。所以,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指出:面对即将到来的2l世纪,我国要抓紧进行教育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在搞好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也愈来愈感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全国省市开展的各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就顺应了教育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不仅仅是让参加的学生和学校拿奖,其主要目的是以此项活动为载体,让广大的中学生在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同时推进国家的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适合青少年学生参加的项目,目前除全国、安徽省开展的一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等活动外,而由蚌埠市教育局、蚌埠市科协联合举办的中学生科技吉尼斯比赛,可以算得上中学生喜爱的新比赛项目。
通过对蚌埠市前两届科技吉尼斯比赛活动的观察、分析,科技吉尼斯比赛具有以下优点:1.科学有趣。比赛项目科学有趣,项目本身能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学生一看就喜欢。如翱翔蓝天、动力爬坡、抗压金刚、曹冲称象、魔方速拧等。2.适合自制。所选比赛项目比较简单,对制作条件要求不高,大多数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科技活动的“三自”原则:即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完成。如手掷纸飞机、纸质云梯、纸船承重、易拉罐滑坡车等,几张纸,一只喝完的易拉罐,随手捡来,经过简单处理,再加上一些配件,即可用来制作比赛的模型。如某位高一男生用一张A4纸做成的纸质云梯高达149.6cm,上面放一个乒乓球,稳稳的立在地上,纹丝不动,令人称叹;几位同学用一次性筷子,几张扑克牌为材料制成的纸质竹蜻蜓,用手一撮就能翱翔蓝天。3.普及面广。所选比赛项目适应范围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成年人都可以参加。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感性认识方面去认识、制作、比赛,高年级的学生和成人可以从理性的深度和高度去琢磨、实践、创新。所以,科技吉尼斯比赛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显示了这项活动的生命力。
多年来,在组织和指导青少年科技活动比赛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包括科技吉尼斯比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爱学习、爱动脑、爱动手的兴趣,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达尔文从小就对花、草、昆虫建立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对花草昆虫的浓厚兴趣,使达尔文后来成为世界上伟大的生物学家。这种从小培养的兴趣,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某校三位高一男生,报名参加今年的市科技吉尼斯的直入云霄(纸质云梯)比赛,刚开始训练时,他们甚至连纸都裁不好、卷不直、立不起,在老师的启发下,几位同学合作探讨,找出了自己在设计、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创新制作工艺,经过几天的反复试验,他们制作的纸质云梯不仅在地上立了起来,而且直立的高度不断攀升,到比赛的前一天,一位同学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用一张A4纸制作的纸质云梯可达5张A4纸边长的高度时,我暗自为这位学生的进步感到欣慰。果然,这位同学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不仅获得一等奖,还破了赛会的记录,其他两位同学也榜上有名。其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从事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矛盾和困惑,那么学生在克服这些问题、矛盾和困惑的过程中,增强了问题意识,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提高了自己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青少年在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丰富学习生活,释放学习压力,陶冶性情,增强自信,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其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办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相长的缘故,伴随着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辅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也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特色。另外,国家为了鼓励高中生参加青少年科技活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对于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获奖的同学给予高考加分,同时在参加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以及出国留学方面给以优惠待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2]”。而开展科技吉尼斯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正是培养青少年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学校和社会要高度重视、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搞好新课程教学的同时,重视抓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关注环境与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稳步提高,为创建文明、和谐、富强的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世影.倒数第一: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0(10):7-7
[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