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魅力解码

作者: 徐建

小学英语课堂魅力解码0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60-001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然而我们发现: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兴趣逐渐淡化,到了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明显不如低段。是什么使得孩子的兴趣产生了变化?如何让孩子将兴趣始终保持下去?

其实,只有因课程本身的魅力而产生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充分发挥英语本身的魅力,才是激发孩子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到了激活小学英语课堂魅力的解码,即“CLAP”。

一、Come into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享受英语课堂

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一定是已经存在的世界,他们有时的想法会令你不可思议。尊重孩子,理解他们的不可思议,用孩子的眼光理解教材,用孩子的方式运用教材,就能使你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真正溶入他们的世界。

在教学5B第六单元的身体器官类单词时,我把它们与各种武功联系起来。单掌劈砖——hand,一指禅——finger,谭腿——leg……同时,将课文部分的重点句型渗透其中。整节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兴奋之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所有的单词和句型!

二、Look for兴趣消失的根源,让孩子恢复学习热情

英语学习对小学生而言,一开始总是充满好奇、兴趣,但随着难度的增加,渐渐失去了刚开始的那股新鲜劲,学习兴趣开始淡薄。特别是后来出现了大量需要记忆的单词之后,他们更是觉得英语枯燥乏味。但是“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用各种手段来重新激发起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1.教会孩子“点石成金”的方法

记单词,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音标来记,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音标还比较遥远。所以在课堂上,我常常给孩子总结单词的发音规律,并用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去解释,让他们牢牢记住规律,并能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比如在讲“cake”的发音规则时,我打了个比方:辅音字母是坏蛋,元音字母是好人,好人a被坏蛋包围了,好人e来救它,所以e不能出声,而a知道有人来救它,于是一点也不怕,它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即这个字母本身的读音。孩子们印象非常深,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读出“lake”等词。

2.培养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教孩子记单词不是为了让孩子记某一个词,而去机械重复,反复抄写。每当学习内容加深,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弱时,我便有意识的增加单词教学的趣味性,给课堂以“增鲜剂”。

如我在教孩子记breakfast时,将它分解成bread+milk+fast, 即面包牛奶快点吃,于是在默写这个单词时,全班没有人出错。

三、运用attractive的教学语言,让孩子领略英语的魅力

课堂是是师生互动的舞台,也是让孩子感受英语魅力的主阵地。

课堂上,游戏和活动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可是有些时候,这种兴趣却不能持久。其实,教师可以用自己得体的、幽默的、令人回味的语言去感染孩子,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一堂课高潮迭起,让孩子充分领略英语的魅力。孩子由此而产生的兴趣是稳定而持久的。

比如在教学牛津英语4A 第九单元的cold和hot两个单词时,我借助表情和动作告诉学生:I have no coat, I’m cold.导入生词,并寻求学生帮助,示意学生用新句型来帮助老师:Here’s a coat for you. 老师穿上学生衣服后,继续说I’m still cold. 学生再提供衣服,老师再穿。然后老师穿着两件孩子的外套,做大汗淋漓状,导入hot.

这里通过老师向学生寻求帮助这样一个情景,将cold和hot串在一起。本来老师穿学生的衣服,就已经让他们忍俊不禁,等到老师身穿两件外套时,所有的人都开怀大笑,而这两个词语,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了。

四、给孩子practice的机会,让孩子体会英语的乐趣

像所有其他语言一样,英语是一门技能,它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1.设计符合学生的活动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心理上已开始排斥幼稚的游戏活动,所以游戏的设计要趋于理性且富有挑战性。

在学习完5A第一、二单元的语音部分元音字母a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发音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Take a trip的活动。给学生出示一幅路线图。

我陆续给学生提供几个含有字母a的单词,如果a发/?覸/,则左拐,发/ei/则右拐,最后看看自己所处的位置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效果也很好。

2.设计形式多变的作业

除了一些必需的抄写作业,我们还可设计一些形式多变的、开放性的、需孩子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课外作业,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提高,发展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孩子个性化、自主化发展。

比如在学习完5B第八单元后,为了训练写作能力,我让孩子们小组合作编辑一本《昆虫记》的小书。(下面是部分孩子的作品)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然而英语学习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小孩子又是天性善变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在思索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的过程中,发现了“CLAP”,希望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英语的魅力,让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之花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更加美丽地绽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