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作者: 谢海平

摘 要:本文主要以农村普通话不标准的幼儿而主体,对其进行普通话教育,使其做到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如何对普通话表达能力较弱的农村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接下来将展开针对性探讨。

关键词:农村幼儿; 普通话教育;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88-001

随着人类文化建设的发展,普通话作为中国标准语言,方便地域不同的人进行良好沟通,普通话是语言的规范,而作为他们下一代的孩子,此时标准的普通话对他们来说非常必要。

一、认知普通话的重要性

专家研究发现,人类语言的形成80%是在0—6岁学龄前,20%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要想将普通话教育顺利的开展下去,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首先要建立一个学习普通话重要性的意识。就我个人经验举个例子,给一个河南的朋友打电话,由于我说的是普通话,他也附和我用普通话对话,确实非常标准,但是没有坚持多久,他就笑了,原因是他旁边的朋友听见他说普通话觉得特别不舒服,觉得很矫情做作。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说方言的人并不意味着他说普通话的能力不佳,相反可能会比你本人还要标准,而没有坚持的核心原因,就是环境的牵制。农村幼儿生活在大量应用于方言的环境,纵使在课堂上可以流利的应用普通话,但是课下,就会受到环境的牵制,在语言上回归我行我素的本能。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提前意识到,这是普通话普及化的最大阻碍,而教师能做的,就是不断灌输普通话的优异之处,让幼儿淡化最终放弃对普通话的偏见,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应用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一种无形的宣传,去感染身边的人,所以进行普通话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就是放弃对普通话的偏见,树立说普通话的自信和勇气,教师对敢于说普通语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和扶持,保持该现象的持续性。

二、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育农村幼儿普通话标准化教育的同时,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不能自己本身就夹杂着口音来教导幼儿,这样不但不会起到带头作用,反而会带离幼儿语言上的偏远。在教字的读音时,要严谨的使用国际规范的拼音注解,从拼音的发音到音调的标准,都需要教师的注意。

三、从日常行为准则养成幼儿说普通话的习惯

针对教育而言,习惯的利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利用习惯就必须建立在先养成习惯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由于考虑到幼儿本身年龄较小的问题,而且童性较大,其理智思维发育尚未完全,如果以强硬的形式化、书面化进行普通话教学,很有可能让幼儿对普通话反感,所以一定要让幼儿对普通话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然后引导幼儿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那么针对目前幼儿园幼儿年龄多样化这个问题,在普通话习惯养成方式上,根据大班、中班、小班分别树立普通话习惯标准,小班着重针对普通字词,比如早上来的时候要用普通话说早上好、你好、老师早、大家好等 从日常行为规范上制定一些准则,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用作画的方式或者让幼儿自己画画,然后老师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给我讲讲吗?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培养普通话表达能力。教师尽可能的设定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规范。针对中班的普通话学习,就着重于句子的应用,比如用普通话来说唱儿歌,在音乐辅助的氛围下,儿歌深受小朋友喜欢,并且幼儿又具有超强的表现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种表现欲来养成中班幼儿普通话句子的陈述能力。针对大班的幼儿,除了在普通话句子的运用上加强学习,更要加强普通话意识的训练,这时候就可以通过用普通话讲故事、看图说话以及视听影音,给幼儿播放健康的普通话配音的动画片。其实幼儿教育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目前幼儿的智商以及情商都比老一辈的人高,接受能力也强,这都是时代进步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不应该仅限于幼儿教育,这样会抹杀了幼儿的某种天赋,每一个幼儿都不能排除是天才的可能,所以针对幼儿普通话教育,可以试探性的提高。

四、语言层次分明的强化训练

随着社会接轨,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孩子的心智,普遍认为新时代的孩子在心智成熟上会早于上一代的人,这意味着,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仅限于教师对幼儿理解能力和智商的片面认识,有些教师在教育幼儿语言课程上,用词非常肤浅简单,认为以他们的年龄段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再深入的词汇或文字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能掌控的,这是教师在进行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错误,为什么幼儿从三四岁开始到六七岁可以掌握本国的基本语言,而成年人学习外语却需要更长的时间却不见得有孩童时期的记忆,这充分证明了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幼儿对语言的吸收量是惊人的,这种惊人记忆是教师加以利用的最好途径,诗词的灌输以及唯美辞藻的灌输,能让幼儿在掌握词汇量的同时认识语言的魅力与浪漫,从而产生接近标准语言的主动性和亲近性。

只是在教导形式上要结合幼儿的年龄段,幼儿教育最忌讳刻板执拗,这样只会让幼儿加速对文字语言应用的反感,甚至会导致排斥普通话的逆反心理,要循序渐进的灌输并应用,读后感和观后感就是一项很好的幼儿语言感染教育,它能以语音和画面的形式去向幼儿呈现一个故事的最佳表达状态,更能被幼儿接收其中传达的知识,通过视听来请学生进行故事的重述,以及个人感想,不但能加深幼儿的思维逻辑,还能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在整个过程中灌输普通话教育,做到娱乐不偏离教育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普通话标准化应用。

本文针对乡村幼儿普通话标准化教育,做了实例讲解,教师们可以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也可以从中受到启迪,结合自己的想法,从而升华出更好的幼儿语言标准化教育。普通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世间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方言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语言上的一大魅力,虽然普通话很重要,但只有在不“忘本”的基础上应用普通话,才能称之为收获,否则学会了普通话忘记了作为方言的母语,只能算一物换一物,谈不上收获。

参考文献:

[1]黄秋霞.培养农村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2012,(10):I0012-I0012

[2]王正年.培养农村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2012,(11):I0034-I00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