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邓阿琴
摘 要:改革创新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在继承传统教学管理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是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三大特点,阐述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园林技术专业,论述了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具体构建。本文旨在强化对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管理;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46-0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技术应用性或职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纵观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高职教育一路走来的改革创新。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正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如生源质量下降、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对此,审视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是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是立足高职教学的特性,并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而来,在推动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创新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立足于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构建的策略支撑,阐述了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具体构建。
一、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特点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优化与调整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基于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性。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是立足高职教学的特性,并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而来。所以,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
(一)管理开放化
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强调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管理方面也需具备开放性。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模块设计的过程中,既需要模块体系的完整性,又强调各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所以,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应构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之下,以更好的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并且,管理的开放化也旨在进一步夯实实践教学中各方的关系,确保企业与学校处于齐抓共管的良好状态。
(二)管理科学化
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是针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以及立足高职实践教学创新而来。这就让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管理中表现显著的科学性。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人才培养的归类管理,可针对某一模块集中安排教学、集中管理。所以,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而且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管理灵活化
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虽然强调模块化管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模块并未受限于条条框框,没有必然的前后顺序。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各模块进行相对比较灵活,可单独一个模块进行,也可多个(2个以上)同时进行。这样一来,不仅突破了过去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而且模块的实施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更能提高各模块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工学交替,实现各模块之间的交错实施。
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实践教学管理的有效改革。但是如何实现全新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多方要素的夯实。在笔者看来,构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提高实践教学管理质量
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逐步延拓“工学结合”等模式的实践教学管理,强调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当前,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师资力量建设,都滞后于实践教学发展的需求。对此,基于新的管理模式,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确保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
在笔者看来,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完善应做好这么几点工作:(1)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如实验实训中心。负责对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包括实验设施建设、实验室利用率、实验室资源等,确保实验教学全面而有序开展;(2)选任各二级学院的专业骨干老师作为实验室主任,负责对实验教学的监督管理。并且对于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各实验室主任应献言献策,提高实验室的改革发展效率;(3)为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与有效利用,应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化,统筹管理、协调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3)改革实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始终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改革目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二)完善实训评价体系,强化对实践教学的有力管控
完善的实训评价体系是狠抓落实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管控的重要基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缺乏对实训评价体系构建的足够重视,导致实训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实践教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此,要进一步完善实训评价体系,逐步构建以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实现实训的联动评价,而且确保了实训的全面管控。
那么,首先对于校内实训评价体系。校内评价体系以教师评教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和听评课制度构成,旨在强化校内实训评价的完备性;其次,对于校外实训评价体系。其构成主要有实习单位评价反馈、社会评价,以及指导老师意见;再次,对于顶岗实习实训评价体系,其主要以社会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为主体、以实习成果为考评依据。所以,通过对实训全面而有效的评价,不仅确保了有效的教学管控,而且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三)建立开放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效率
为提高高职实践教学管理效率,应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实践教学管理的网络化。首先,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查询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公开资料,如实践项目、实践指导、实践大纲等内容;其次,对于开放式实践项目,学生可在网上选课或预约,进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管理的效率;再次,在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尤其是对于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结构、实训教学体系等,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整合。如下表1所示,是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模块。
(四)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确保实践教学有序进行
实践教学中的每一模块内容,都需要若干老师的同时指导,以强化实际的教学力量。对此,首先,实验室面向全部学生开放,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训时间。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组织实施多样化的开放形式,更加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成立兴趣小组。小组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既可以巩固性训练,又可以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收获更多。所以,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仍需建立如图1所示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运行机制。
三、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具体构建
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作为新形态下的管理模式,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具体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强调模式中各要素的有效落实。笔者在此部分的阐述过程中,以园林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构建。
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构建,首要就是对学生能力进行有效的划分。基于当前的高职教育的目标需求,学生能力一般分为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并且在此两大能力的基础上,延拓性的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那么,具体而言,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
对于图2:基本能力培养管理是对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要求,强调基本能力培养下更深层次的培养构建。对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从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所习得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依托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应在抓好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管理的同时,并落实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学生习得基本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对此,可以开展英语角或计算机竞赛等活动,在提高基础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对于专业技能培养管理,强调在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是实践教学管理的核心,需要狠抓落实到位。在专业技能培训管理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技能培训、实习实训和专业活动。相比于基本能力培养管理,该模块相对比较灵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基于实际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以更好地契合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实践教学管理的优化。
综上所述,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创新,应坚定不移的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基于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的具体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不足与局限,并创新性地实现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提高实践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所以,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深化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是高职教育事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狠抓落实到位。
基金项目编号: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2CZJ00
参考文献:
[1]聂毅,王立新.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
[2]刘继平.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01)
[3]向汉江.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2)
[4]吴泽忠.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D]湖南农业大学,2008
[5]杨黎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坛,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