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渊源及风格特征

作者: 杨志宏 崔臻

摘 要:民间剪纸艺术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造型淳朴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剪纸并不是劳动人民对外界事物简单的描摹与再现,而是在民间艺人们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之上,经过艺术手法的提炼和再创造的成果。现今,剪纸艺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而剪纸艺术也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向着都市化、国际化迈进。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 发展渊源; 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65-001

我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讲究画面的意境美,所谓“境生象外”就是这个意思。我国的民间剪纸纹样都是劳动人民从日常生活劳动中提取元素而得来的,多数作品内涵都取自于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幸福吉祥的审美思想。

一、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图案纹样的设计在造型规则和外部特征上与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青铜器上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其较为明显的一致性,这就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传承性与延续性。

早在没有出现纸之前,剪纸的表现技法就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雕、镂、剔、刻、剪等技法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金箔、皮革、绢帛等材料上。《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讲诉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并赐予他的弟弟,封其为侯,史称“剪桐封弟”。1959年新疆高昌旧址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对马》等五幅团花剪纸,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但更为严格的剪纸是在纸张的发明以后,由此推断其应该不早于汉朝。

剪纸在唐朝处于发展时期。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之句,李商隐的诗句中也有“缕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明确记载,可见剪纸在唐朝已发展的较为成熟。

宋代造纸业逐渐成熟,纸张种类繁多,促进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在人们生活中运用变得更为广泛,如贴于礼品、窗上的点缀,或是茶盏、灯具上的装饰等,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专门销售剪纸的店铺以及以此为生的艺人。同时,在此时期,剪纸艺术的工艺与表现形式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其他产品工艺的装饰中,例如蓝印花布艺的设计与工艺制作,就采用了剪纸的技法。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走向成熟,达到鼎盛时期。剪纸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发紧密,成为节日中装饰环境,点缀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窗花、灯花、喜花、门笺、刺绣花、丧葬花等等。

剪纸因其材料易得且价格低廉,不但应用范围广,而且表现效果好,所以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剪纸作为我国民俗生活中一种最常见、最活跃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一个民族较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社会风俗,反映出劳动人民朴素、健康、乐观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特征

1.民间剪纸艺术的内容题材

民间剪纸在内容题材上可分为生活题材、吉庆寓意、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宗教祭祀等四类。

剪纸作品的作者多是劳动人民,所以他们多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生产劳作场景、四季等景象为剪纸创作的素材。与此同时,剪纸往往与民俗节庆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托物言情,通过运用谐音或者象征的手法,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来表达美好的祝愿与希望。例如,常用牡丹、芙蓉、金鱼象征富贵;桃、灵芝、龟鹤、松等象征多福多寿;用石榴、葡萄表达多子;当然也有梅花迎春、喜鹊报喜等等用来表达祝福、吉祥之意。民间艺人也有将戏曲和传说中的人物故事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贴于窗上,空闲时可以看着窗户上的剪纸回味其中的故事情节,丰富了日常生活。剪纸还有另一用处,那就是用于宗教祭祀之礼。过去的人们对于丧事礼仪很是看重,这种化丧为吉、化哀为喜的观念在剪纸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新疆高昌旧址出土的团花剪纸可以证明,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已有用剪纸来祭奠亡者的风俗。

2.民间剪纸艺术的手法

传统用于剪纸创作的工具主要是剪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刻刀。刀刻剪纸相较于剪刀来说更利于表现剪纸图样的精细之处。也有运用手撕的表现技法创作出的剪纸作品,其作品风格显得较为粗旷。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像激光雕刻等新的剪纸制作技术。在纸张方面包括了单色剪纸、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等表现手法。

3.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

3.1剪纸是通过阴形与阳形相结合来展现图样的,这就要求在剪纸创作中阴形与阳形各自相对独立成形,虽统一于同一画面之中,但是又表现着各自的视觉形象。点、线、面是构成阴、阳形的基本元素,通过对有限元素的灵活运用,变化出无穷多样的图案来。

3.2剪纸图案多是图与图、图与文字或是人与场景、动物与场景等交差的组合套用。采用不同散点式的花叶,巧妙的将各种纹样结合在一起,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增强了剪纸的趣味性。

3.3剪纸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则,并不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作品中运用透视的方法将不同视觉范围的内容同时表现出来。

三、总结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长久以来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作品中流露出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理想的追求。它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藏之一,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民间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间剪纸数量大,种类多,题材丰富,向世人展现着其独具魅力的表现风格。今天,剪纸艺术在人们生活中依然随处可见,人们将剪纸的应用延伸到了书报、请柬、服饰、广告、电视电影等各种形式之中,甚至是近几年各大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也多采用了剪纸这一表现元素,几乎成为一种时代流行。如今的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之一,在唤起人们返璞归真的渴望的同时,也将永远滋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