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板书回归信息技术课堂

作者: 朱颖霞

摘 要:板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绘图、列表等手段,并以适宜的呈现时间与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行为。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却忽略甚至丢失了板书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就板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的原则和尝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板书等方面呼吁信息技术老师重新认识板书,让板书回归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板书; 设计;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03-002

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融入音乐、视频、图片、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使得课堂在形式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内容上更加的丰富;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老师讲课也大多以讲授、演示、播放PPT演示文稿等方法实施,常规教学用的板书,几乎不见踪影。然而,板书作为一种所谓的“古老”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它仍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板书设计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板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能够简明扼要、直观地展现课堂内容,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能起到提纲挈领,总结回顾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记忆与思考的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板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重难点的突破

设计科学的板书,能较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在新授课中,板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操练所学内容;在练习课上,板书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和运用所学技能。设计合理的板书,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条理清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明确地感知和领会所学内容。

2.有助于及时总结回顾课堂教学内容

板书以简明的语言文字、生动的图画符号、精巧的结构造型等,并以适宜的呈现时间与方式,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借助好的板书,学生不仅能直观感知所学知识,使操作动作连续,而且在课堂的最后更能起到很好的回顾和总结作用。

3.有助于教师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

板书书写灵活互动,有利于捕捉课堂闪现的灵感。此外,由于朴素而简便的板书手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束缚小,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原有的课前预设方案。黑板板书即时重现力强,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即时产生的灵感,可以随时通过板书贯彻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如此一来,教学艺术感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

板书具有示范性,它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能给学生带来示范的作用。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能板书一手漂亮、规范的文字,就会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自己的书写技能。

二、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改评价标准,对板书设计的要求为“紧扣教材,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启发性;言简意赅,文图并用,有美感;设计巧妙,有艺术性。”而学生对教师的板书大致要求为:“字迹清楚,条理清晰。”因此,老师在板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简洁的原则

好的板书脉络清晰、要点明确,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综合,把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按一定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呈现出来而形成的知识网络,它能体现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一节课的高度浓缩,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具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功能。因而板书必须准确、科学地呈现知识,以重点内容为主体,较好地体现教材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层次性。板书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还要简明,忌“面面俱到”,要以点带面。一般来说,教师讲课的重点即板书的重点。板书应具有概括性、提示性和总结性,便于学生记忆和笔录,做到少而精,切忌繁而杂。

2.适时、启发的原则

在板书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呈现的时机,对于何时板书课题、何时板书重点和难点内容,应事先做好统筹安排,板书过早或过迟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启发思维的内容应在讲解之前板书,结论性的内容则应在学生充分思考或讨论之后板书。好的板书就是交给学生一串钥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想象和记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引起思索。另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板书的时间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

3.审美、示范的原则

黑板的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在设计板书时内容的详略、去留、布局的调整都应事先考虑。板书位置的安排非常重要,应精心设计,重要的内容应放在黑板明显的位置,所占面积应较大,而且自始至终呈现;次重要的或者在课堂过程中生成的内容可以放在旁边,能够反复擦去或更改。板书时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重点内容可以用鲜艳的颜色书写,一目了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重难点部分要用不同颜色区别开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必须注意书写规范,字迹不能潦草,要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4.灵活、多样的原则

千篇一律或囿于固定模式的板书势必会令学生厌倦,因此板书的形式要求新、求活、求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内容等进行选择、调整与组合,设计新颖、灵活的板书。例如,有的板书可以重点放在操作步骤上,有的可侧重于图形的分析,有的则着眼于故事情节,有的表格呈现,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对比强烈,有的甚至可以加上简笔画效果。

三、板书的设计类型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讲授大多在机房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如果根据学科内容,配合课件,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一定的板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尝试了几种板书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发掘板书的魅力。

1.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以教学内容的结构或内容提要为主,它紧紧围绕教材,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将重点及难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提纲式板书比较常用,适合在讲解新课时使用,讲课时按教学流程,一步一步呈现出来。提纲式板书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另外,提纲式板书还能起到反馈调理的作用,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给予及时教学补漏,可谓“简而精”,“明而准”。

2.线索式板书

教师按照教材知识本身发展演变的方向、过程,用线条、箭头、文字等元素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发展方向和逻辑关系的一种板书形式。这类板书的最大特点是思路清楚,线条清晰,常常能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3.图文式板书

图文式板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将文字、符号和图片、简笔画等巧妙组合,做到形式多样,协调匀称,布局合理,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境,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4.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是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定的项目并制成表格,然后按项目逐项填写内容,或用表格的纵横交叉结构体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表格式板书既能使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5.合作式板书

合作式板书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由师生讨论或由师生合作讨论书写而成的板书。此类板书一部分由老师完成,一部分由学生完成,它增强了师生交流,在知识和情感上达到师生共鸣,有益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总之,板书设计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是一门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学问,更是每堂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现板书的魅力所在,展现板书的风采,让板书成为一种艺术,是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3,4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