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引领学校走品位发展之路

作者: 陈国钰

摘 要:文化是指人的知识、经验、观念、习惯、风尚、心理的总和,决定了看待事物和处理事物的稳定倾向;文化具有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使人形成理想信念、奋斗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功能。

关键词:学校文化; 文化引领; 品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48-00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地说,是学校长期办学积淀下来的、以学校价值观、发展观为核心的思想意识、道德准则、行为习惯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学校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基本功能在于规范、引导、激励和辐射,它对塑造校园精神,打造学校形象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引领学校发展与创新的一校之长,除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素养、坚强有力的领导才能、超前的创新意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校长应当成为学校文化的领导者,着力用管理文化、团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去培养追随者。

一、管理文化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转化为组织的力量和成就。”如果把学校文化看成一个整体,比作一个完整的人,那么,管理能力就是大脑和灵魂,它决定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和品位。

我校以培养教师管理能力为目的,围绕管理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以科室为主导,以普通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师训、课堂教学、电化教育、德育管理等若干个管理组,拟定了管理目标任务,提出了参与要求,把学校对各项资源的分配、利用,干部的工作置于教师眼底,全员当家,全员成长。管理小组有三大功能,一是决策咨询:由校长或行政成员提出方案——管理小组讨论完善——提交行政会;二是工作建议:个人或管理小组提议——组长列入议程——小组会议讨论形成议案——提交行政会;三是制定制度:整理学校旧制度使之规范化,完善新制度,把本块范围内的学校事务程序化、可操作化。校长的重大事项决策功能由行政会承担,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学校里人人都成为主角,校长的日常任务是承担责任,思想引领。

管理文化的更新,初步形成了我校教师管理的“三化”——管理小组模式决策民主化、干部团结执行高效化、教师自我管理工作自动化,这已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化动力。

二、团队文化

利皮特博士说:“人的价值,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赋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时代发展到今天,可以说人的社会属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明显和重要。而团队精神正是人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团体内的重要体现。学校因教师而发展,教师因学校而优秀。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为校长,我们都喜欢优秀、骨干教师,但一所学校的发展仅仅靠15%的优秀教师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与此相同,优质的学校一定是由优秀的团队组成。

重视教师团队文化建设,打造一支优秀教师的智慧团队,是一所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教师团队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工们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一旦形成,它的力量则是无可估量的。共同愿景是学校文化,她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群体成员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铸就学校辉煌。教育工作是一项心灵的事业,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如果教师在一所学校的文化中,充分感受到了尊重和关怀,特别是感受到了幸福,就会把幸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因此构建教师文化的关键是焕发教师激情和幸福感。

大力弘扬现代教师精神,教师要具有五气:“正气、才气、文气、神气和锐气”。所谓正气,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面对当今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师尤其要有浩然之气,才能在知行统一中让我们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谓才气,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教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潇洒自如,妙趣横生,让学生被你的才智、才气所折服。所谓文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把读书当作你的第一精神需求,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教师要成为阅读者。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所谓神气,就是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态势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神采奕奕,充满激情。所谓锐气,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有一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锐气。

三、协商文化

学校教师之间,部门之间不可能不存在矛盾,如何减少磨擦?我校大力倡导在冲突中对话——在对话中协商——在协商中共进的文化协商。教师之间,干群之间化复杂的人际关系为简单的工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合作。不同岗位的老师们在协商沟通中理解了学校、同事、学生、家长等校园因素的多元文化,共同建立了大家认可的学校基本秩序,都能自觉把《埤城中心小学教师工作基本要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唯一准则,做到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安排、切实的计划、过程的检查,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型文化共处。

总之,学校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文化是学校的土壤,文化是学校的根基,文化是学校的价值,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是学校的源泉,文化是学校的力量,文化是学校的任务,文化是学校的成果。没有文化存在,便没有学校存在;没有优秀文化,便没有卓越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