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理论助孩子快乐成长

作者: 汤会喜

摘 要:让我们情绪发生变化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的观点。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关键词:情绪ABC理论;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66-001

我们先了解一段心理医生的案例。“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园的长凳上休息,把你最心爱的一本书放在长凳上,这时候走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你的书压坏了。这时,你会怎么想?”“我一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损坏别人的东西呢!太没有礼貌了!”年轻人说。“那我现在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心理医生接着耐心地继续问。“哦,原来是个盲人。他肯定不知道长凳上放有东西!”年轻人摸摸头,想了一下,接着说,“谢天谢地,好在只是放了一本书,要是油漆、或是什么尖锐的东西,他就惨了!”“那你还会对他愤怒吗?”心理医生问。“当然不会,他是不小心才压坏的嘛,盲人也很不容易的。我甚至有些同情他了。”心理医生会心一笑:“同样的一件事情,他压坏了你的书,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

很显然,让我们情绪发生变化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的观点。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

再看一个例子,假如孩子考试没考好(A),老爸训斥他(C)。出个判断题:老爸的情绪行为(C)是直接由孩子的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YES OR NO)请问有多少老爸老妈选择了YES,如果仅凭直觉的话,大多数老爸老妈会选择YES的。

一般人会认为是A引起了C。但是ABC理论告诉我们,老爸老妈你们错啦,孩子的事件A只是引起老爸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老爸的认知B才是引起C的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让老爸老妈产生这样的错误认知呢?下面我们学习一下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简单来讲,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所以想改变情绪和行为,要改变认知。套用一下父子关系的词语,介绍一下最最经典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孩子的事件;B是指老爸在遇到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认知,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老爸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认知下,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一念之间,孩子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考试不好的事件也是如此,老爸如果想(想法1):“考不好有偶然因素,没关系。这说明我应当改进教育方法,只要我用心,孩子一定会有进步”。那老爸绝对是淡定的,孩子也是悠然的。但是如果老爸这样想(想法2):告诉你多少遍不能马虎,一点儿都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那可怜的孩子只能迎接狂风暴雨的洗礼了。

也许有的家长说了,我每次想也没想就发火了,你说的事件和情绪行为之间的认知,我怎么没有觉察啊?首先要识别你的认知,让我用专业术语来解释一下:人的认知思维分为:理性思维、自动化思维(包括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和核心信念。

一般来讲,你可以觉察到的认知、想法就是理性思维,也就是通常说的你在考虑、思考时产生的认知和想法,但是此处理性思维不等于合理认知。还有一种直觉式思维,比如看到孩子做了什么事,你马上会有一个反应,这个反应不是深入思考的,而是直接根据你的经验、理念等即时得出的,人们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其中认知过程。此时,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自动化思维”的含义。另外,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是一直存在的。

自动化中的习惯性思维就是你已经形成习惯,在某种情况下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你生气了、发火了,这种情绪和行为背后通常可以找到自动化思维。这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试想人如果什么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还不累死。所以如果在类似的情境下多次或经过思考,或出于直觉反应得出的都是同一认知,那么这种认知的出现就形成了习惯,以后相似情境下就会自动出现,以至于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这是人进化形成的一种机能。

核心信念就是你教育孩子的最核心的理念。比如我的核心信念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有的老妈的信念是:严格要求、挫折教育才是对孩子好;有的老爸的核心信念是:孩子必须处处优秀;有的家长的信念是:孩子应该听话,我做的都是为孩子好,所以做什么都是对的。这些核心信念都会被“贯彻落实”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形成相应的自动化思维,生根发芽!每一个自动化思维就固化为情绪和行为的习惯。

所以,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信念。当然,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们从心理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推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不改,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同缘木求鱼,不亦难乎!

认知疗法不仅可以改变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情绪和行为,而且可以用于改变其他许多方面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很多方面都改变了,相信性格也就改变了。认知疗法运用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坚持,需要毅力,需要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