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课堂我做主
作者: 李洁摘 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首歌曲在教唱完了的情况下,进行集体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真是一举两得。
关键词:音乐课; 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75-001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还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这正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努力的方向,通过学习,让每个孩子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慢慢地在音乐教学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首先,我将学生组成乐队,请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在乐队中的角色(包括弹奏、演唱、指挥和表演),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加入了许多打击乐器为乐队伴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在充分尊重他们选择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觉到师生的平等和尊重,学习起来也就特别卖力,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通过乐队中的角色,使他们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有了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勇敢的面对以后的挑战。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在每首歌曲教唱完了的情况下,进行集体的协作,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分工合作,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合作的方式。对于某些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他们不愿意默默无闻埋没在乐队里,时常在合作时发出各种怪声,引起大家的注意,常常引起哄堂大笑,他们就有种满足感。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几次,可收效甚微,怎么办好呢?于是,我拿来录音机,把他们合作的曲子悄悄录了下来,当我重新放出了他们的“杰作”时,他们都笑不出来了。于是,我对那几个孩子说:“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想破坏我们大家的成果,只是在合作中听不清自己演奏、演唱的声音,才这样做的,是吗?”得到孩子们肯定的答复后,我又说:“这样的音乐你们觉得它优美吗?如果不优美,你们有信心创作出更加动听的旋律吗?”孩子们都兴奋起来,表示要团结协作,共同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他们再次听到录音机里自己的杰作时,每个人的表现欲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满足的、自豪的。
三、和孩子们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歌曲合作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首歌曲它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对于每个聆听者来说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怎样在合作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是性格形成的阶段,如果老师的方法不得当,很有可能造成对他们的伤害,起到相反的作用。于是,我平时就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性格都不相同:有的生性腼腆、内向,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的眼神和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说话的语气都是很好的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欣赏;有的活泼、外露,我也利用他们这种性格特征,安排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起到“引路”的作用,引导大家参与到讨论中来,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有的孩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朋友。于是,以前的“捣蛋鬼”不见了,大家都处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里,音乐课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乐”起来了。
我们的乐队给了每个同学表演的机会。虽然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可他们还是表演得非常带劲。从他们欣喜的表情中,我看到了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正是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他们感受音乐、创编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使得他们的表演得心应手。音乐合作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充分展现了自我的表现能力,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就是这样通过音乐课去引导他们体验音乐,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通过学习,让每个孩子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堂课中,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使小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出有个性、有发展、有创新的新时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