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作者: 张荣荣

摘 要:很多老师认为科学课就应该上的热热闹闹的,好像这样才是真正的科学课。其实不然,一味的热闹,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城乡差距大,科学素养,尤其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低下。据初步统计,小学科学学科中,学生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半数以上。动手实验可以燃烧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关键词:农村; 重视; 兴趣; 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79-002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实验是学习科学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科学课大部分知识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但要注重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还应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上也有所提高,让他们有发表自己看法和动手实验的机会。实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

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学校、家长、老师的不重视,认为科学只是一门副科,所以导致科学实验课只是“有名无实”,自然而然就达不到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总结这两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提高小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就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亲手做一做实验

1.学生要做的实验,老师提前做

科学课上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动手实验了,而学生要做的实验,老师一定要提前先亲手做一做,并且要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才能应对学生在实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准备实验时,要对每一套实验器材测试

记得那是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中,课前没有把显微镜都调试好,在学生们开始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时,怎么也对不到那个光。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一台显微镜出了故障,导致在课堂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重要,准备实验时,要对每一套器材进行测试和查对。

3.模拟学生动手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那是三年级的第四单元《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中,我把每一种形状的磁铁都做了一遍,发现果然和磁铁的形状有关系:“圆形磁铁相互吸引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圆形磁铁相互排斥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相互吸引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条形磁铁相互排斥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学生要做的实验,我们应该事先做一做。这样才能知道实验时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并想出办法解决,对出现的问题有对策。

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前提

很多老师认为科学课就应该上的热热闹闹的,好像这样才是真正的科学课。其实不然,一味的热闹,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们“手忙脚乱”,适得其反。学生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下,才有利于归纳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经过充分思考的结论。所以我觉得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前提。

三、学会小组合作

在科学学科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实验是最容易出现的学习方式。“学会共同生活”已成为现今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也成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学习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对于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起到重要作用。科学课中有大量的观察实验,多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很多课题依靠个人是不能进行操作的,这样就提供了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之间的活动一定要依靠团队合作来进行。所以在实验中就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充分利用组内同学的长处来完成研究课题,从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共同获得成功。

四、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的。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并且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市学生。我们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

科学课大部分知识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然后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时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想去探究,想去动手操作体验科学实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五、重视科学课程

1.让学校、老师重视

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原有的小学自然学科被替换为科学学科。并且和语数外一样也要考试、评比。对于这样的转变,很多学校及老师都不太适应,不重视。觉得科学有什么难的,读读背背就行了,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学校的科学专职教师少,有的甚至都是兼职科学课程,导致带科学课程的教师根本没办法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所有的实验都只是“走个过场,草草了事”。

科学教学不应只是这样,应该持之以恒,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去操作。

2.让家庭重视

家庭科学活动是学生在家里从事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教学内容除课堂教学完成的部分外,有一部分还要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如观察一个月的月相,种花生、种凤仙花、养蚕等种植、饲养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的制作活动等,都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小学课程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探究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农村小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燃烧热爱科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院社,2001.7第1版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北京教育出版社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