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作者: 施雪花

摘 要: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时间就是在游戏。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潜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

关键词:一日活动; 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02-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阐明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事实果真如此,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有的需要动脑筋的游戏,则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发展;又如在过过桥、登登小山坡、钻过铁丝网等体育游戏中,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1.晨间活动游戏化

晨间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晨间活动,可以使孩子拥有健康强壮的体质,阳光开朗活泼的个性。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玩教具,以游戏、锻炼、自主、创造、交往、合作为原则,将社会性角色游戏、创新性游戏、学习性游戏等进行自由创设和转换,在活动室设计了各种活动区,如将益智区命名为“科学实验室”、将图书区叫做“翰林书院”、将数学区命名为“最强大脑”等,幼儿一入园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所喜爱的各种区域进行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开始了一天愉快有意义的园内生活。

2.教学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克服小学化的倾向,应游戏化、生活化,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游戏化的组织方式引入到幼儿园的课程中,把教学活动当作游戏, 使教学过程变为愉快、有趣、轻松,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教育过程。在执教《母鸡萝丝去散步》《有趣的关节》《大熊的储藏室》《超市》《医院》等教学活动时,把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游戏,通过幼儿对自己角色的假想参与游戏中,改变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采取了重生成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游戏化要注意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充分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体现“玩中学”新理念,想尽办法创设情境化的游戏情境,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自然地生活学习。如在超市、卫生院等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收银员、医生、病人等不同的角色,从中会设身处地的想角色所想,急角色所急,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激活和运用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亲身感受,使用不同行业的“劳动工具”,灵活、主动地交往、对话,自我意识、同伴意识、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现在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如学前拼音班、英语班、绘画班、舞蹈班等,认为这样做孩子先学了一步,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最傻的办法,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

3.区角活动游戏化

区角游戏是幼儿在游戏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到创设游戏区角时,我们努力从幼儿的生活入手,将生活中的常现事物与现象搬到他们的游戏过程中,融入到各个区角中,例如小班幼儿,我们就以他们生活的社区入手,创立以小区单位为名的游戏区域“夏驾园祥苑”、“夏驾园荣苑”;中班即以世茂生活圈为主,“有世茂斗牛士”、“世茂生活馆”;大班以昆山特色为主,“奥灶馆”、“阳澄湖大闸蟹”、“周庄小铺”……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科学性、趣味性,充分体现自制材料丰富、多种材质、结合教学内容投放以及投放层次明显的特点。材料分层投放,不同年龄段的材料分层投放,而同年龄段同一个区角里,也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提供较简单的操作材料给能力弱的幼儿,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对能力强的幼儿则提高操作要求、增加操作的内容,这样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在相应的区角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项目,这既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又使幼儿都能有一定的进步。在这些区角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初步的友好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4.户外活动游戏化

我们以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精心设计、组织幼儿开展各种类型的户外游戏活动。如分散的游戏活动,我们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想象,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集体游戏时,教师都会以游戏情景导入:“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森林里,森林里有大灰狼……”在游戏化的组织中与幼儿进行适宜的交流、示范和具体指导。在身体律动活动中,我们也充分将各种民间游戏融纳进去,“三人套圈”、“炒黄豆”、“火车钻山洞”、“跳皮筋”、“跳绳”、“抬花轿”等,如跳绳,可以教一些基本的跳法,如何掌握好跳与摇的节奏,先练双脚跳绳技术,再练单脚跳绳技术,接着可以边跳边念儿歌,根据儿歌的内容钻进去,跳出来,也可让幼儿在音乐声中玩,赋予老游戏全新的玩法。

在幼儿户外活动游戏化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积极创设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与充足的游戏时间,进一步寻求有效的融合策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享受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的乐趣,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操作、探究,不断地发展对自我、对伙伴、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户外游戏活动,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如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个游戏,但也要每次增加一些更多的趣味性在里面,可以设置一些障碍在游戏的过程中,这些障碍自然地就锻炼了孩子的某些体能,游戏也每次都有新意,幼儿乐意参与。总之,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幼儿,设计出一些好玩的户外游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充满激情,促进全体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