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作者: 何俊勇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学内容的更新远远滞后于社会市场对计算机技术人才新要求的变化速度。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才能使中职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10-002
21世纪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这就导致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基本稳定,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从专业技术到一专多能、熟练操作到创新实用。面对社会对计算机要求的日益变化,以及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弊端,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调整并创新现有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技术高端、勇于创新的实用性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和主要问题
1.培养方向、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进入社会谋取职业,以就业为宗旨的学习,作为中职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目标,从而明确培养方向,所有教学都应围绕这一宗旨。然而,还有很多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偏离这个宗旨,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设定太高根本无法在三年内实现,形同虚设。
2.学生综合素质、基础参差不齐
这几年,国内高等院校的招生条件逐渐宽松,同样的职业中专等院校录取门槛也越来越低,学生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就是会用电脑,会打字或简单运用办公软件,因此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些都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3.教学内容更新慢,滞后于社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变化
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师培养的计算机学生跟不上企业的需求变化,如果中职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速度,那么必将导致就业困难。
4.考核机制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中职计算机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只需多读多看多背,必能通过考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根本无法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单一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提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改革创新,解决目前诸多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积极主动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立足社会。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措施
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要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更上一层楼,必须在以上四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因材施教,分层次设立教学目标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抽象的工科学科,难度较大,而中职院校教学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要求不能过高。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学生生源的基础差异不可避免,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都统一施教,那么使得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觉得上课乏味,甚至浪费时间。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细心观察,挖掘学生在计算机某一方面的潜力,比如有些学生对动画制作或者平面设计比较感兴趣,有些学生对硬件比较有天分,按不同兴趣分组分层次教学。
2.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记笔记,学生的学习常常很被动,学习效率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职教师要牢记中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枯燥的纯理论教学过于抽象,可由一般的教室教学转至机房教学,一边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一边操作演示,这样更加形象生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excel应用教程时,讲述对比函数Vlookup的应用,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只需讲解该函数的功能及如何使用,我先在大屏幕上给出了两个表的数据如图1.1,图1.2,要求将表二中的年龄按学号对应到表一中,我先给学生们1分钟时间体验,学生们看后立刻开始寻找,并各自思考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能按时完成的学生有五分之一。在我教大家学对比函数前,学生们的方法有:1.将两张表按学号排序,然后删除表二中多余项,最后将表二粘贴到表一的年龄字段。2.将表二中数据复制到表一中的空白处,用查找同一学号填写年龄。之后我向大家展示了Vlookup的函数功能,几秒就全部找出,当时学生们表示惊叹,等讲解后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在演习过程中将比对函数的重要点都体现出来,比如比对的字段号(学号)必须是同一格式等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习效率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的方法,将来走向社会,即使不会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能运用自己所学找到解决事情的最佳方案,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3.定位市场需求,具备超前的社会意识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历低,社会经验不足,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教师应找准市场需求定位,做好计算机市场需求调研工作,掌握了解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加工整理更新教学内容,除了常用的基础知识外,可以补充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所以只有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才能培养成社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才能提高中职院校的就业率。
4.考核评价多样化
计算机技术知识关键是学以致用,单一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笔试或者机考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应用动手能力。考核评价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一是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实际动手能力。按照一定比重综合评分,比如理论基础知识40%,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占50%,如果个人创新占10%,另外,考核评价的项目需更加完善,比如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包含如何设置打印机共享,但是打印机出了小故障,如卡纸或者换色带,有些中职学生不会处理,那么,无疑是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对象。
三、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普及,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跟上计算机革新步伐,把握计算机发展方向,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学到最先进最实用的技术。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推广普及多方面知识,中职计算机教学之路才能走得越来越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10,40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