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控制
作者: 肖大宝摘 要: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安排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的一种带薪生产实践活动。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前进行,符合现行中职学制“2.5+0.5”。现如今我国职业学校一般都要针对在校学生开展课程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它是一种具有岗位职责,必须完成岗位工作的带薪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职; 顶岗实习;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23-001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条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实习,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各校立足办学实际,采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企业委培等方式,为学生顶岗实习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部分专业不对口,管理不到位,实习效果不佳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现就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加以分析,对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提出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现行的中职学制“2.5+0.5”,需在三年级的后半学期安排学生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一是学生心理落差比较大,学生对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大都满怀期待和憧憬,但是到企业一线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发现企业条件与理想有不小的差距,待新鲜感过后,一些学生自然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波动。他们有的适应不了工作的苦累,有的适应不了生活的艰苦,安逸的校园生活与企业工作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使学生难以从学生身份很好的转变为员工身份,从而产生厌倦甚至抵触的心理。
二是专业不对口或岗位层次低,学校在联系单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很难做到百分百专业对口,有很多学生被安排做与专业基本不沾边的工作,甚至也有学生被安排在重复性的层次较低的岗位工作。
三是实习工资低,心理不平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也承担了企业一个正式员工的工作任务,学生会认为自己和正式员工做一样的事情,怎么得到的报酬少那么多,企业则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对学生顶岗实习没有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把学生当作工人用,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
四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表现在职业学校响应教育部倡议,积极筹划顶岗实习,忙的不可开交,而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态度冷谈。往往学生顶岗实习“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鉴于以上问题,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前后,必须做足功课,为确保顶岗实习质量,必须把几个关键点控制好。
一是前期工作
1.顶岗实习前应跟学生、家长、企业签订好必要的协议、合同。在学生出发前应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同意子女外出顶岗实习,和家长签订好外出实习协议。不然外出实习后,如果遇到意外事故或出现其他问题,难以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力求得到家长的最大支持,以便预防发生意外事情后家长闹事。在入厂前,应和企业签订好劳务合同和相关协议。
2.制订顶岗实习计划。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的观点,顶岗实习质量控制过程逻辑上的第一步便是制订顶岗实习计划。不仅如此,顶岗实习计划作为顶岗实习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也是顶岗实习管理实践中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可操作化和严细化要求颇高。
3.实习协议的签订。为了维护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严格遵守教育部有关中职生毕业实习的规定,我们要求所有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并购买实习期的人身安全保险。
二是中期工作
1.建立检查体系。实习生进入用人单位参加实习后,为了实现毕业生实习过程的可控性,及时掌握实习生实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二级检查体系。(1)是班主任检查,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整体比较分散,跟踪管理学生相当困难。但是,我们要求全体班主任克服困难,每月对本班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四次检查,全班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要求检查。(2)学校行政检查,校行政检查的侧重点是班主任检查工作是否到位?用人单位对我校实习生的总体评价等。
2.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支配人们行为的驱动力有两种:一是内驱力,二是外驱力。外驱力是一种外部力量,纯粹有外驱力支配的行为是不坚定的。实习过程中如果不是内驱力而是外驱力来支配这一过程时,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只有将学生的顶岗实习转换为内在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实习的主动性,这种实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实习。
3.注重过程评价。由于中职生在实习期间既是实习单位的学徒工,又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兼有双重身分,因此,对实习生的考评必须建立一套校企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考评机制,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实习生的考评应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考勤、班主任检查和实习指导老师评价等。
三是后期工作
《教育部就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全文)(3)》中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统一格式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学校应将考核要求提前告知学生。对中职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鉴于此,必须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绩效评价工作。
1.实习单位的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应包括实习任务、劳动成果、劳动纪律等。
2.学校评价。则是根据实习手册、总结、获得的技能等级、遵守学校制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3.实施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颁发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并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工作,校企双方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以此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增强评价过程的严肃性和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2]《教育部就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意见(全文)(3)》
[3]胡生泳,朱新秤.基于质量链管理理论下的顶岗实习质量控制模式探析,职教论坛,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