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及应用
作者: 李映萱摘 要:网络具有交互性、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生活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网络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如何合理应用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是高职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 思政教育; 网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4-001
一、网络对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影响
实时通信是网络的基本特征之一,高职学生将网络作为一种最简单、廉价的通讯工具,用来和同学、朋友、家人通信,并利用网络了解世界、学习和娱乐。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应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料,统一调度资源,开展远程教学,丰富教学活动。学生与教师在网络上交流经验、知识,了解社会,对社会新闻进行评论、交流,充分发挥网络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网络为人们带来了海量化的信息,这给学生查找信息资料带来极大方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但伴随着海量化信息而来的是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问题。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时经常会发现信息重复、错误等不足,良莠不齐的信息导致学生也不知道哪些信息是真,哪些信息是假,学生要花时间判断信息的真假性,这无疑造成时间浪费和思想的混乱。在思政教育中,网络不仅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消极作用,网络的虚拟性很容易使学生沉溺其中,区分不开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进而出现孤僻、漠然等性格缺陷。网络在思政教育中还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如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负担,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下产生人机交互障碍,并受虚拟网络环境的影响,对现实生活产生信任危机和情感冷淡问题,长时间接触电脑或出现性格心理等问题。思政教育必须恰当适度使用网络,合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开展新时期思政教育,不可过度依赖网络。
二、网络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课堂集中教学、座谈教学等变成开放式课堂教学、交互式课堂教学,学生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越来越不适应,对新兴教学模式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网络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抵制消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转变思政教育理念,教师要转变角色,根据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网络论坛、聊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再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真正发挥思政教育在培养健康人格、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面性,在使用网络时主动维护网络秩序,正确使用网络。
伴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其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职思政教育已与网络密切联系起来。
第一,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思政课堂教学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交互性强,这使得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受到的限制多,教师只能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场景,根本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思考、讨论的兴趣,情景教学的目的很难达成。应用网络后,教师可以轻松设计出多样化的情景,在资料库中搜索出大量与本课堂有关的情景,并让学生随意选择和表演,这些不同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并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将情景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在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中获得知识,深化知识认识。良好的互动必然带来热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思政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修养。网络环境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咨询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浏览网络信息,应用书本知识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扩展思政教育的服务、引导和教育功能。另外,在思政教学活动中,将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提高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安全意识、自律意识等。必要时,教师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指引学生看清楚现实生活与网络虚拟环境的区别。
第二,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参差不齐,许多思政教师面临学生学习能力不一、知识水平不同的难题,为使所有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放慢教学进度,这样导致一些学习能力强、起点高的学生常常无事可做。应用网络技术后,教师可给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内容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资料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检测题,进行自我测试,或者说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基于网络形成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有所得。当然,应用网络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适量使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网络改变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模式、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把双刃剑,教师应正确使用网络,规避网络对学生思想、行为、价值观等的侵袭,开展形式活泼的思政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新时期政治觉悟高、思想道德高、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曹静.网络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J]科学时代,2013(14):1-2
[2]潘伊晖,涂克琴.网络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26(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