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主人的策略

作者: 缪茵

摘 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营造了一种民主、轻松、和谐的充满美感的课堂新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的主人,是社会发展对音乐教育的新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课; 主人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05-001

课程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21世纪的音乐课,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模式,教材的教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开创了音乐教育的新纪元。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的主人,就应注重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现代的学生,耳朵里听的、嘴里哼的、眼睛里看的都是流行音乐。喜欢的是歌星,崇拜的是偶像。一上到音乐课,唱到课本上的歌曲就没有感情,欣赏到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就无精打采。流行音乐强劲的节奏,日新月异的变化,符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以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欢甚至痴迷的现象,老师应用平视的眼光看待,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吸取精华,去之糟粕,把好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结合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知识来分析思考这些作品。例如把具有浓郁民歌特色的《天堂》《青藏高原》,现代民谣型的《同桌的你》,具有摇滚型风格的《回到拉萨》,以及最吸引学生的周杰伦和孙燕姿的歌引进课堂,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唱,自由讨论。这样,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对流行音乐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认识也加深了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使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音乐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高效发挥老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千百年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能够传承至今,可谓根深蒂固,教师用各种手段建立了自己的权威,统一了课堂规范。造成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潜能的发挥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扼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由讲授者转换为指导者,由教学的主体转换为主导,学生由被动转换为主动。在这种转换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信息得到了很好的交流,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音乐家介绍——作品分析——分段欣赏——完整欣赏——师生讨论——小结。课前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他们课后到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询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分别研究下面的几个问题。

(1)莫扎特的生平,他的人生经历给你怎样的启迪。

(2)如何结合莫扎特的生平,体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乐观开朗的个性。

(3)结合作品,分析这部交响曲的创作风格,体会莫扎特的个人风格:“含着眼泪的微笑”。

结果,课上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情绪高昂,气氛热烈并争先恐后地发言,而且发言内容丰富,颇有深度。

三、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的选材内容以及教法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运用对比、联想等教学手法,把抽象的音乐技能和乐理知识,与学生的喜好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游戏,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等,都是较好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介绍芭蕾舞的结构特点时,我先插进小品《洛桑学艺》,以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作品来诠释芭蕾舞,激发了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芭蕾舞的结构特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跳起来,最后让学过芭蕾舞的学生展示,这样一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声像结合、视听结合,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多媒体教学是培养音乐想象的主要手段,它可将迷人的图画与优美的音乐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表现的形、声、光、影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造。例如在欣赏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序奏音乐时,我用powerpoint制作的优美的山水风景图片,配以对家乡“河”晨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序奏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学生很快融入了一个迷人的意境:静谧、柔美的清晨,轻风拂柳、雾气朦胧;黎明的曙光唤醒了沉睡的河流;朦胧绮丽的花草……这样,意境的创设,开启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顺利进入了下面五个小圆舞曲环节的欣赏,走进音乐想象的世界:美丽壮观的河流、伟岸挺拔的古城、婆娑飘逸的舞姿、妩媚陶醉的爱情……

3.引导学生把课堂获取的音乐知识,应用于课余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探究。

(1)可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介绍推荐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每个月,我都会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乐曲,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赏析文章,分小组交流讨论,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

(2)学校开展的其他音乐活动有音乐广播、音乐墙报、音乐橱窗等。这些音乐活动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学生办好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是展示学生艺术才气的舞台,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通过广播展示给其他同学。

(3)学校有计划的组织每年一次的师生文艺汇演,可活跃校园气氛,亲密师生关系,还可以展现特长,树立自信,发现有文艺特长的人才。在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学生自编自演的舞蹈、诗歌配乐朗诵、自己创作的小品相声,无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丰富的课外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音乐教学是丰富多彩的,是生动的,是充满活力的。在音乐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音乐课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性情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懂得感悟音乐、学会欣赏音乐,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终身喜爱艺术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的主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