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殿堂中的蝴蝶效应
作者: 潘莹摘 要: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其中含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也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欣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61-001
音乐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孩子们离不开的伙伴。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接受和认识音乐,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所有学习的动机中,兴趣是最活跃、积极的因素,在此动力之下,学生会产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倾向,对所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总会主动、愉悦地去探究它。一开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歌曲来欣赏,这时可以选一些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因为教材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音乐会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感受。比如在学生上音乐课“走路”时,可打击出象征小兔、小乌龟走路的动作或声音,让学生很快掌握住基本的要素。总之,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亲身去体验音乐的乐趣。
孩子在感受音乐的时候,想象和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的思维有着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音乐进行描述,因此,在欣赏音乐中,要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描绘出来。
例如在欣赏安德尔逊的《打字机之歌》时,可激发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形象描述:语言描述、动作表达、绘画表现,这些不同形式的描写,可以是学生表达音乐感受的一种独特方式,由此可以反映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和感受,教师此时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音乐游戏是用音乐来贯穿游戏的始终,是在音乐的烘托下来组织和开展游戏的。教师要对游戏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尤其不能忽视游戏前的乐曲插入。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一切实践活动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听觉体验,所以,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在听之前可以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而又带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提问引发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兴趣。如在组织《新年好》音乐游戏中,老师要先介绍本次游戏的内容,向学生提出在倾听音乐中的问题:“是什么气氛(欢乐还是悲哀)”、“节奏如何(快板还是慢板)”。以此反复播放《新年好》乐曲,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旋律、感受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喜庆。
在学生具有了一定倾听能力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音乐教学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相关音乐素质,如旋律感、节奏感、速度感和力度感等。无论哪首乐曲,都是由音乐要素组成的,包括节拍、节奏、旋律、音高等,各个要素之间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意义。每一首曲子都由于重点要素的不同,而显示的特点也不同。教师要充分地抓住重点要素来引导孩子倾听音乐,并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去表达对这种音乐特点的感受,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更加专注地去欣赏音乐。如:用同一首歌曲换不同速度来演唱;用“回音”的方法,让学生来模仿老师唱的一句歌词,通过自己的嗓音去感受力度的强弱变化;用走和跑来感受节奏的快慢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技能来做支撑,就可以协助他们更好地来欣赏音乐。
三、提供让学生展示个人见解的舞台,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音乐欣赏虽然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单一的倾听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用动作或舞蹈来表达的话,恰好是给孩子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最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就能让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他们才会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如欣赏《三只小猪》时,在唱熟歌曲主旋律的同时,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对主旋律的出现做出敏锐的反应。学习游戏动作的时候,可启发学生思考,哪句适合小猪三兄弟出场,哪句适合大灰狼出场,音乐突慢时应该做什么动作,音乐突快时又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亲身体验一下,然后随音乐分别练习。由此,学生就可以记住表现三只小猪的音乐和表现大灰狼的音乐是怎样的,由于自己有过切身的体会,这种印象也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加深并巩固。这样一来,既能给课堂增添很多的音乐情趣,也能使孩子们更加喜欢音乐。
另外,我觉得音乐的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有效形式。音乐课外活动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促进音乐课堂教学开放、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音乐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将课堂音乐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去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对于音乐教学设备好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设备优势,如成立合唱队、乐队、定期举办音乐讲座和全校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总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切身感受到音乐,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自己在自创、自编中去探索,产生兴趣,便有了动力,才能让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