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资源开发 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 王峰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 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90-001

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兴趣,喜欢科学

我曾做过一次调查,了解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喜爱程度。我调查了学生对六年级开设的所有科目的喜欢程度,全校六年级150多名学生中,发现只有17.7%的学生喜欢科学课,而对不喜欢科学课的理由进行调查,结果为:68%的学生认为科学课没啥意思。

怎样使学生爱上科学课呢?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创设一些情境来导入学习。如教学《观察》时,我先设计了一个游戏——“找不同”,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两幅图片的5个不同之处,对于第一个找出来的同学给予“观察之星”的称号,这样学生的观察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用教材教,教活科学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学生手中的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依据,我们不能完全盲目跟从教材,而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合理化的处理。

例如《测量》一课,教材是观察三杯水,介绍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我在教学时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鼓励学生想出更多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上,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出示两种不同形状的装水的瓶子,其中一瓶为红色水,让学生观察发现什么。学生提出瓶子的粗细不一样、瓶子里水的颜色不一样、瓶子里装的水不一样……我继续提问:“哪个瓶子里水多呢?你能设计不同的方法验证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想出了多种方法,如找一个和1号瓶相同的瓶子,把2号瓶的水倒入其中,比较水面的高低;用小纸条先量出1号瓶里水的高度,再找一个空的1号瓶,将2号瓶中的水倒入,用刚才的纸条去比较。找两个同样大小的大杯子,将1、2号瓶水分别倒入比较,学生提出了近十种方法,有的还不够正确,但是这样正是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结果。

有时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们要注意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灵活地选择学习材料。如在认识“气体热胀冷缩”时,我对书中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学生找一个废旧的饮料瓶,里面倒入温水,使瓶内的空气变热,把温水倒出拧紧瓶盖,观察饮料瓶,发现不一会儿它就自动变瘪了,说明里面的热空气冷却体积缩小了。

三、联系各科,充实科学

科学课是由许多科学活动组成的一门探究课程。在活动中,许多探究学习活动和其他学科教育计划和内容相互重叠,因此可将小学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来传授学生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与语文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课程改革者的观点,学生在从事科学探究活动中更乐于交流。当他们使用探究材料或面临实际问题时,孩子们会同教师或同学交流思想——有时会在全班,有时在他们的小组里。这样,他们学会了口头表达自己,用词汇和句子把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事件表达出来。科学探究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在那里学生语言能力自然地发展,而没有任何刻意的追求。

与数学结合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当学生观察到一件或一系列物体时,他们首先看到的是物体的外在性质,例如它们的颜色,形状,对称性或美丽与否。如果他继续观察,他会注意到物体一些定量的性质,例如物体的数量和尺寸。孩子们对尺寸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用“大”或“小”来描述一种物体。然后他将继续比较这些物体,一个同另一个比较——“红色的物体比绿色的物体大”之后,他还会用他的手或手指来测定每个物体尺寸大小,当然老师可以教他如何用米尺来测量物体。这样,观察的技能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孩子们能获得更多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

与艺术课结合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如与美术教师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制作标本画,科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标本制作,再由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用植物叶、茎、花、种子标本制作各种标本画,取得较好效果。

四、组织活动,实践科学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解决学生在活动中的困难、问题,发展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科学探究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开展各项科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技能,体验科学乐趣,享受成功喜悦。

每学期我们都与少先队联系,开展科技节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和江苏省“金钥匙”系列竞赛,近几年有100多名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等级奖,通过竞赛、展示等活动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

同时我们对学生进行专项辅导,活动中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科技常识、实验过程和科技创造发明的技巧,向学生传授人类实践与智慧的精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将一批特长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专项训练中增长才干。

五、加强阅读,感悟科学

“老师,宇宙外还有宇宙吗?”“老师,我们是怎么知道恐龙样子的?”“老师,火星表面有水的存在吗?”面对学生问这问那时,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为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同学们喜欢科学,喜欢各种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喜欢探讨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而这其中很多是与我们的课本无关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学生的科学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很多科学课结束前,我会把本课相关的科学家故事、科学常识等知识点打印出来供学生阅读,一学期下来,将这些阅读材料收集整理,就成为一本很好的课外阅读教材,并可以流通循环使用。通过科学阅读,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