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防治方法的普及与推广
作者: 董建梅摘 要:由于近年来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PM2.5指数接近最大值,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尽管各级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PM2.5; 监测; 防护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67-001
由于近年来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PM2.5指数接近最大值,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尽管各级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PM2.5的含义
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简称,用字母缩写就变成了PM,其实就是颗粒物的意思,2.5则代表的是颗粒物在空气中的直径为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由于颗粒比较细小,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
1.1PM2.5的来源
PM2.5主要成分是元素氮,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其它的还包括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镉,铜等主要源自于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等。
2.天空雾霾出现的原因
其实日常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都会降低日常的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大的颗粒物,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能见度降低了,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就会受到阻碍,出现模糊,视物不清等等,还会阻碍光的照射。
2.1雾霾的危害
2.1.1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出现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量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变,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2.1.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颗粒物易被鼻腔,咽喉,气管拦截,或者通过绒毛的运动将其排除体外,但是由于PM2.5是细小颗粒物,一旦被人从呼吸道吸入,就会沉积于人的肺泡,而后溶解进血液,造成血液中毒,很容易达到肺部深处。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伤害,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哮喘发作,出现心律失常,诱发心脏病等等,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的一个对比,如果环境水平与2010年比,没有明显改善的话,那么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的人数,将会达到8500多人。
来自美国、韩国和巴西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个研究中心所提供的300万名新生婴儿的数据,直径小于2.5微米和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即PM2.5和PM10,这些微粒来自工业和交通运输燃烧的化石燃料以及木柴的燃烧,但是同时也包括尘埃和海盐微粒,通过研究人员的计算,PM10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婴儿出现体重不足的几率就会增加3%,并且其体重的总平均值减少3克,PM10的中间值在14个中心之间发生变化,从加拿大温哥华的12.5微克每立方米,到韩国汉城的66.5微克每立方米,结合PM2.5暴露的信息,随着每个中心暴露在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水平增加,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几率增加10%。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空气污染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危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
3.应对雾霾的方法
3.1躲雾
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
3.2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3.3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4做好个人卫生
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3.5皮肤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水色盛开土耳其浴由于全身置于恒定的高热蒸汽之中,通过大量的排汗散热,肌肤毛细血管充分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可将积淤于体内的过多脂肪废物和乳酸等迅速排出体外,有效防止雾霾的颗粒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生成的细小物质粘附到肌肤深处。
3.6适量补充维生素D
3.7饮食方面要讲究
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豆腐、牛奶、黄花鱼(及其他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乳酪、坚果,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很有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
参考文献:
[1]李海波.北方城市雾霾及其成因研究[J]江苏环境科学,2013,7,92-100
[2]环保部公布《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M]2009.6.32.中国环保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刘铁军.大城市生态发展现状[J]环境与健康,2010.08.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