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 会学 会用
作者: 顾苏摘 要:本文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多年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如何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学以致用等方面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74-001
数学是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让小学生从喜欢学数学、会学数学、最后学好数学,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关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数学的意识、习惯、方法、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说简单点就是会习惯的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今后学好数学的基础,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喜欢学习数学;第二,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第三,会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第四,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培养数学素养。所以,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数学道理,体会数学知识的奥秘,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年、月、日”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芳8岁了,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2.养成学习习惯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
好的学习习惯受益一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不仅有助于巩固和培养数学素养,而且对将来工作学习生活也有较大帮助。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第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知道需要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第二,仔细观察,用心学习。从一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例如,在教授23-8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在桌子上摆15根小棒,然后让学生摆动小棒,设法得出计算结果,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均得出结果15。但其思考过程却不同,有的讲:先借2捆,13-8=5,再将1和5合起来是15根;有的讲:个位3不够减8,取一捆与3根合起来是13根,13-8=5。教学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出声思考,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途径。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如何移动最好……学习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第三,规范书写、准确计算。凡事都要有规范,数学也不例外,有了规范才能提升学习数学的品质。比如,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上要求学生书写既要规范又要快,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前提,计算不准确,所有思路都是空话,所以养成准确、仔细的计算习惯,是培养小学数学素养最关键的环节。第四,认真检查,举一反三。检查对于数学学习也是重要的环节,养成检查习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我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另外,要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尤其是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教给学生一题多解的方法。如在教归一应用题时,我教给学生多种解答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所以,在学生做题时,希望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给予表扬鼓励。总之,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我们在课堂上应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以致用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保障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课后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愿意去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让我们给小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在数学的天空里自由的飞翔,让他们爱学、会学、会用,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文平.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述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