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爱心”的培养

作者: 王红艳

摘 要: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百般宠爱,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现在的独生子女,无意中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孩子和老师接触最多,所以,要让孩子深深体会到“爱”,并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要让孩子在活动中、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更多的“爱心”行为。

关键词:爱; 爱心; 教育教学; 培养;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04-001

由于家长的私爱与溺爱,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要知道,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我们必须从小加强教育,而培养幼儿的爱心,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父母,去爱老师,去爱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因此“爱心”教育迫在眉睫!

下面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幼儿爱心的途径。

一、在一日生活中培养“爱心”

爱是一种态度,一种需要,而且还是一种行动,说它是高尚的行动,那是因为爱的行动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奉献。“爱心”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培养爱心要从小抓起,从生活点滴小事抓起。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感染孩子的心灵。生活中经常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休息一会儿”,“别急,我来帮助你”,“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的事儿”等;要注重细节,处处保持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心”的培养和其他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样,要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在幼儿园,教知识、学技能的过程中,运用故事、手工、情景表演等手段,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熏陶的,同时,“爱心”也一点点的渗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1.在教育教学中培养“爱心”

爱心是水,滋润孩子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爱心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关于“爱心”教育的课程,如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让孩子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孔融让梨》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了小乌鸦孝敬年老的乌鸦父母,感激它们的养育之恩。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爱”的存在。

孩子和老师接触也最多,要让孩子能感受得到老师的爱,让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如早晨迎接孩子时,在门口热情的和孩子打招呼,摸摸头、拉拉手,欢迎孩子们的到来;休息时,找孩子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爱;午睡时轻轻地为孩子盖好被子;离园时,和孩子轻声说再见等,让孩子们从中深深的体会老师浓浓的爱。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爱心”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爱,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爱心”行为。例如我们让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妈妈,让他们感受一下,去关心、照顾别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培养了幼儿的“爱心”情感。

3.在大自然中感受”爱”

春天,孩子们来到大树下,寻找小蜘蛛、小蚂蚁,观察它们织网、搬家;夏天,在百花园中追逐蜻蜓,嬉戏蝴蝶,它们飞得很低,触手可及。冬天,一场大雪之后,孩子们奔跑堆雪人,打雪仗,乐在其中,孩子喜欢小动物,更爱大自然。尽管孩子这种爱的情感是简单的,但它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迁移,升华为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三、创设“爱”的氛围

一颗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孩子心中的爱,离不开老师的熏陶和教育。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培养,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这份爱的珍贵。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可以在环境创设上,多选择一些以爱为主题的内容。

1.学会关爱

在班级的窗台上放一个鱼缸,养几条小鱼,让幼儿在平日里可以喂它们吃食,观察小鱼,模仿小鱼游,教育小朋友关心小动物,并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怀,激发幼儿的爱心。

2.学会感恩

告诉孩子我们要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清洁工人打扫街道,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医生救死扶伤,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有了爱,才能够感恩。

3.学会分享

通过分享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塑造爱。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玩具,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在餐桌上,让孩子给长辈或客人夹菜;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好朋友过生日,大家一起为他唱歌,表演节目,制作生日礼物卡等,孩子的爱心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行为模仿和强化而渐渐形成的,从中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喜悦。

四、家园配合进行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家园密切的合作,步调一致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要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不歧视、欺负残疾或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小椅子倒了,将它扶起来;看到地上有垃圾,拾起来送到垃圾箱等。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爱心”行为的电视节目,让幼儿观看,讲述有“爱心”行为的故事给幼儿听等,以激发幼儿的“爱心”行为。

幼儿园与家庭携起手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小就把爱深深的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