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力亲为”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 蒋艳红

摘 要:我们在开展大班“七里山塘”主题游戏的实践过程中,协助幼儿致力于打造富有磁性魅力的幼儿游戏实境,让幼儿亲身感受、亲身体验“游戏世界”的种种生活,亲身投入、亲身参与“游戏世界”的各种实践,唤醒幼儿自主感知、自主体验的欲望,唤醒幼儿内在驱动力,在游戏中实现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亲历亲为; 共同策划; 互动合作; 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110-0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由此可见,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是《指南》所倡导的帮助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据此,我们在开展大班“七里山塘”主题游戏的实践过程中,协助幼儿致力于打造富有磁性魅力的幼儿游戏实境,让幼儿亲身感受、亲身体验“游戏世界”的种种生活,亲身投入、亲身参与“游戏世界”的各种实践,唤醒幼儿自主感知、自主体验的欲望,在游戏中实现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

一、共同策划,描绘蓝图

1.以“共同经验”激发团队活力

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展游戏实践的基础,现有生活经验可以成为幼儿游戏实践的参照蓝本,也将会是幼儿创意建构的活力源头。

生活中每一份经历对于幼儿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在寻访古街“漫步山塘”的活动中,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在山塘街漫步,孩子们与老街、店铺、小桥流水亲密接触,山塘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桥,一食一物都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脑海中,尤其是那“七只石狸”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山塘街更是流连忘返。他们由此对山塘古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七里山塘”主题游戏街区便应运而生了。

2.增“磁性魅力”引发游戏兴趣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体验快乐的天地,能生发快乐的游戏一定是受幼儿追捧的,所以在设定游戏内容的过程中,“好玩”成为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追寻的信念。在山塘街上来回穿梭的“黄包车”受幼儿热捧,于是“黄包车”被孩子们收纳到了我们的游戏街区内。

3.强“持续挑战”促发探究欲望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大班幼儿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更为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能力。如在“海棠糕”制作投放前夕,老师孩子对海棠糕的制作流程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构思,在经过多次的尝试改进后确定制作流程:揉面团——捏圆饼——刷上油——盖皱纸——刷“焦糖”——撒红绿丝,其中比较经典的创意在刷油盖纸等这后几个流程,刷油、盖纸是为了将饼和“焦糖”进行分离,也便于面团的再利用再制作。这样的“海棠糕”制作流程有着相对规范的一整套的系列动作,相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但当制作方案确定下来,孩子们便对“海棠糕”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推进情节发展

不同的游戏内容都为幼儿提供着各不相同的发展空间,随着游戏情节不断丰富不断推进,幼儿会小组合作或随意组合,根据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对游戏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推动幼儿游戏能力向更高的水准发展。

2.共同商讨点亮团队智慧

商讨是指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与幼儿共同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商量和讨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商讨包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倾听同伴的想法,接纳别人的意见等等。游戏是孩子们的游戏,环境也是孩子们的环境,所以,游戏、环境的主人当然是孩子,当遇到问题时,那就应该把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都交还给孩子。

游览过山塘街的孩子们对山塘街上的一景一物历历在目,大伙儿头脑风暴一下子有了诸多的想法。当老师抛出问题后,孩子们各抒己见,大胆建言,每个人都绞尽脑汁,为的是要让我们的“山塘映像”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尽善尽美,尽情的思维碰撞完全把孩子们的这种团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集中整改凝聚团队能量

当孩子们形成了共同的想法后,老师便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帮助孩子们把想法转变为现实,将心中的蓝图变成实物。孩子们在用心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无比的乐趣,他们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体验着团队的力量。有如在“山塘印象”中和孩子们一同确定好了六幅背景图主题,分别为“山塘石板路”、“山塘古戏台”、“山塘石狸”、“山塘石桥”、“山塘小船”、“山塘红灯笼”,便开始分配任务:每个组自由认领,负责一幅“背景图”的制作,孩子们看着一幅幅有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不由得拍手欢笑。这日离园前发现第二日的游戏牌上,“山塘印象”早已挂满了游戏牌。果不其然,第二天,“山塘印象”人满为患。

三、感受责任,体验归属

1.自主行为增强责任意识

当孩子在一个群体中建立起一定的归属感,孩子对群体的接受程度也会随之大大加强,孩子会把自己,当成是这个群体的重要一员,自觉自愿地为群体付出。“山塘印象”开设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孩子会跑去琳琅铺买饰品装扮自己,再去找摄影师拍照,引来其他孩子的效仿,渐渐地琳琅铺里的饰品不能满足孩子的装扮需要了,大家自发地讨论后决定再开设一个“化妆间”,还想着把家里爸爸妈妈的一些装饰物带来丰富“化妆间”。随着“七里山塘”主题游戏的不断推进,游戏内容不断地促发孩子们的兴趣,不断催生新的活动,在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体验价值传递归属感受

在整个“七里山塘”主题游戏街区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深刻地体验了一份自身的价值感。一天中午饭后,孩子们在走廊里休息,兰兰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挥着手里的图片对隔壁班的几位孩子说:“看,我们在山塘印象拍的照片!”图上是手绘的几个小辫女孩和山塘街景的合影图片,几个小伙伴笑容挂在脸上,幸福荡漾在心头,得意地与同伴又介绍起“山塘街”上的其他好玩地方来。他们的眼神无一不流露出对这张照片的喜爱,对班集体的喜爱与无法掩饰的满足,他们为自己能在这样的班集体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而且还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将这一份自豪感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一同来加入我们的游戏行例,一同感受班集体以及游戏角的美好。

参考文献: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92-9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