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有感
作者: 龚建军摘 要:初中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
关键词:初中物理; 激励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31-001
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势在必行。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包括:①启发式教学、奖励式授课。②渐进性提问与追问。③赞许式评价。④反馈式聊天。⑤激励式谈话。⑥激励性评语。变“被动”为“主动”,便“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若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实验小制作联系起来。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书本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领着学生走向知识,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二、渐进性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正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同学。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无论在哪些方面,尽量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
四、反馈式聊天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
五、激励式谈话
犯了错误,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和蔼、平易近人、蹲下来看学生,是谈话的调和剂。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并制定一些措施或制度,约束自己,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
六、激励性评语
任课教师不时地在反馈内容或形式上(作业、试卷、问卷等),给出适当的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如“聪明的你,为什么将作业写得这么乱,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对吗?”“好。有进步,再加把劲,加油!”让我们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评语用到物理教学中,会使物理更具特色。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有责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