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作者: 陈旭

摘 要:现在教学中老师包办过多,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力与潜力,适度地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体,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引导者或领航者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发现学生的爱好、个性和能力。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 自主参与和学习; 放手不放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38-001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逐步展开,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实施中。逐渐改变着过去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走出以知识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形成重能力培养的交际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课堂教学活动都要为这个主体服务。

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教学的互动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管理中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他们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去年,在学校举行的第五届英语节中,按照计划,各班学生要布置自己班级的英语角。以往英语角的布置都是我亲力而为的,从指导到设计到布置我都像个大学生似的全程参与。而这一次我只是简单的说明了一下学校对英语角布置的要求后,就全部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完成。经过周末的准备后,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布置了班级的英语角。在进入班级看到它的那一霎那,我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孩子们的设计出乎了我的意料,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我喜出望外:他们结合本班的特点、自己的喜欢以及英语节这一主题设计了手抄报、卡片、明信片、书信等多种样式,或表达对父母老师的尊敬热爱,或体现了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并附有自己的想法,或描绘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渴望等等。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也营创了自由学习的空间,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自由活动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情感。学生自己动手也给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氛围,让他们在实践创新中获得了成就的机会和体验,享受到了创造和参与的乐趣。

其实这种成功的做法我们也可以引入到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中。现在,在一些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一堂课能够以一种授课方式从头讲到尾,不顾学生智力不同这一客观因素,不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老师的这种过度的主动和积极只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在禁锢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探索求知的兴趣和潜能。同样,一些教师在学生管理中事无巨细,把学生控制得过紧,自觉不自觉地侵占学生的个人学习和思考的空间,结果适得其反,只会是过犹不及。这种过度主动积极的老师造就的只会是平庸无为的学生。所以多给学生留出思考、自我调整、自由支配的时间,既能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现在,我有意识地尝试着把学生自学、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学和老师教学三种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课本中的少数知识点和练习中的部分题目在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回去后思考解决,在课上的前几分钟让他们分组讨论,对于小组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提出请其他组学生帮助,仍无法解决的老师予以解答。这种做法在有些老师看来太耗费时间,其实不然。老师从走在前面到跟在后面,让学生从后台走到了前台,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学习,也让老师走出了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学生还学到了除知识技能之外的如:亲情、友情、交往、合作等等在旧模式课堂下无法学到的重要东西。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重要东西远比知识技能更能影响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种学习方式的养成和情感知识的掌握是用时间无法衡量的。

但同样,我们要清楚:放手不等于放纵。课堂教学不能无视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片面追求那种看似气氛活跃但缺乏激活学生思维的表面的热闹,我们应当在一个开放有序的环境中,在生生间、师生间引出对问题深入思考和思维碰撞的基础上去对学生做到既放手而又不放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