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数学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 高燕

摘 要:教育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改变过去老传统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行高效教学,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有效方法;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47-001

当前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求变、求新,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学习。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及时发现、认识新方法、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迅速掌握基本规律,并具有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探索新的问题,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或者现状,不墨守成规,勇于突破,这就是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重点。

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多年,对数学教学进行了研究,觉得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要改变观念,勇于创新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出更加好的成绩。教师年年教书,年年是老观念,老方法,教学成绩,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教师只有改变观念,大胆突破,勇于创新,科学拼搏,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要正确认识创新。创新就是别人没有做到的,而自己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这就是创新。学生是完全可以创新的,是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师要能够挖掘教材,驾驭教材,把目前最新的知识,最新的问题引进课堂,和教材内容进行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使学生了解比较多的知识,掌握比较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打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一是要使学生发挥创造性,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就应该克服课堂上少部分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老师是主角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特别重视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人格、个性,要以友善、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的能力和聪明才智。二是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做好合作教学,让师生的角色处于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分组操作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进行讨论。这就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具体表现。班级中,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纷纷发言,谈自己的感想,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解决别人的难题,或者多个想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最佳的答案,这样就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三是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用独特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师讲的内容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对于同学的观点,更应该敢于质疑。同时,要打破常规,批判性质疑,还要勇于实践和验证,寻找解决的途径,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为此,数学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的猎奇心非常重,教师要狠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注意,激起他们的认知矛盾,引发认知冲突,进一步引起学习的求知欲和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提出质疑,并自觉的去解决问题,进而去创新。二是要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每一名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学生在学习中多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时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对不同的集体开展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放飞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活动中要充分展示自我,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来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

三、教师要从多方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师要进行多元的发展评价。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对学生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不应该急于评价,出示结论,应该去帮助学生搞明错的具体原因,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2.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在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低,经常默认教师的评价,经常以教师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正确行为给予明确的表扬,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比如:在教学中,应该多多使用表扬的词:“有进步”、“不错”、“很好!”表明你对他们的赞扬和关注。

3.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创新的动力,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因为好奇,才有了创新的想法,并尽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但因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越来越少了,但是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教师对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要表示肯定。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多方位的,需要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指导,认真组织,才能让学生在创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需要学生的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