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爱情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

作者: 桂丽丽

中英爱情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0

摘 要:本文对中英爱情诗歌中的隐喻进行了研究。对16首英国诗歌和16首唐诗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本文总结出中英诗歌中既有共同的隐喻,如“爱是植物”和“爱是旅行”,又有不同的隐喻,如英语中的“爱是经济交流”和汉语中的“爱是月亮”。共同隐喻基于人们的相似经验,而各自特有的隐喻则主要取决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不同。

关键词:爱情隐喻; 诗歌; 经验; 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54-001

一、引言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方式。情感概念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koff & Kovecses(1987)、King(1989)和Kovecses (1986,1988,1990,1995,2000)等,而国内则有林书武(1998)、张辉(2000)、周红(2001)、王丽皓(2005)、陈家旭(2007)、陈林(2009)、周毅(2010,2011)等。对于爱情这一情感概念的研究,除了Kovecses(1986,1988)曾对英语中的爱情隐喻进行过系统分析,王丽皓(2005)对比研究过中英爱情诗中的隐喻之外,其他对爱情隐喻的研究并不多见,中英对比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将以中英爱情诗歌为语料,试图对其中的爱情隐喻进行对比分析。

二、中英诗歌中的概念隐喻

本文选取的语料为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的英国诗歌和唐诗各16首,主要来源于《唐诗三百首》《情诗三百首》以及《英国诗歌赏析》。在对这些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分别总结出了若干共有隐喻和各自特有的隐喻。

1.中英诗歌共有的爱情隐喻

经分析,本文总结出了四种中英共有的爱情隐喻,具体见下表

表1. 中英诗歌中共有的爱情隐喻

不管是使用哪种语言,人们都必然会共享一些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以上这些隐喻都是基于人们的经验的,无论是“部分的统一体”、“植物”、“旅行”还是“美食”,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些相似的经验才导致产生了共有的隐喻。

2.中英文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属不同语系,且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两种语言中必然存在各自特有的爱情隐喻。通过分析中英诗歌,分别总结了三种特有的隐喻,具体分析见下表。

表2.中英诗歌中各自特有的爱情隐喻

3.不同爱情隐喻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英爱情隐喻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经验差异,包括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社会环境、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

第一,不同的经验。英国是四周环海的岛屿国家,人们的生活必然与船和水紧密联系,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幅员辽阔,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也离不开水域。

第二,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英国,商业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交换商品是英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次,竞争性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核心特点,人们早期为获取食物、领土和其他必需品而进行斗争,后来为了财富、社会地位、名誉等而相互竞争。而在唐朝,人们的生活仍以农业为主,社会中也不存在竞争性。

第三,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具有内向型的特点,这正好与英国人的外向型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英国诗人倾向于直接表达爱的情感,而唐朝诗人情感表现上则要含蓄的多。

第四,不同的思想。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而中国唐朝时期主要受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三、结论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诗歌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它们的异同点(见表1和表2)。研究发现,人们相似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是造成中英诗歌共有隐喻的原因,而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文化等因素又导致产生了中英各自独特的爱情隐喻。鉴于篇幅,本文所选取的诗歌语料数量有限,很难对中英诗歌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诗歌中的隐喻并不是诗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反映了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以及不同语言中特有的认知方式。分析诗歌中的隐喻并了解隐喻的互动体验性以及背后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本国诗歌,还有助于认识不同语言诗歌中体现出来的认知差异,这对于诗歌鉴赏和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