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策略施

作者: 金明

摘 要: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推进教育公平和谐,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图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问题形成的因素与对策。主要策略有:重视家访,平等相待,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全身心投入,讲究教育方法等。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33-001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问题

1.一般意义上的问题

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般意义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对学习失去信心,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无集体观念,做事只考虑自己,其余漠不关心,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感情好冲动等等。他们这种群体容易沾染不良习气,随心所欲。

2.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问题

一般意义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一些问题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我所了解的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很多的不同。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们普遍行为习惯不好,成绩较差。由于他们的家长忙于在外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容易放任自流。在校期间常犯错,老师教育后,他们总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和家庭因素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较落后,文化教育欠发达,家庭经济也较困难。因而,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只重视脱贫致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子女随之东奔西走。外来务工人员总体所受教育程度不高,由此产生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另外,受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中的一些不良观念及现象不断侵袭着校园、影响着他们,再加上他们年龄小、辨别能力差,于是部分抵抗能力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为了班级上的“暂时后进生”。

2.学校和教师因素

由于教育的不均衡现象的客观存在,教育资源无法更新优化组合。当下,学校衡量一位教师优秀与否,以学生成绩为标准,根本无法冲出量化考核等条条框框的重重约束和限制。再则,有些教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来就有偏见,情急之下甚至有体罚(软体罚)现象,严重挫伤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心、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因素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都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生性格内向,有强烈的自卑或害羞心理,课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学习易受不稳定情绪的影响,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意志力不够坚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苦差事,甚至是一种负担。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策略

1.重视家访

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配合。教师必须深入到他们家中,实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经常和学生交流,和家长沟通,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真心付出。比如我班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女孩缪某某,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我平时对她也多一份关心照顾,让她始终保持平静快乐的心境,有意识地安排她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她体验人生的快乐。渐渐地,这位同学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2.真心护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中如果成绩差也常常被某些老师或同学所嫌弃。要想转化他们,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生活、思想、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帮助他们。我班有这样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小男孩田某某,数学成绩一直很差,我了解这一情况后,跟家长进行沟通,对他进行“三优先”,即课前优先指导,课上优先发言,课后优先辅导。结果这个孩子在学期结束时竟然考了全班第五名。因此,只要我们有一颗滚热的爱心,就一定能够融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头上的“冰霜”。

3.树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我们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就要把他们的心结打开。那么应怎样打开呢?我认为应寻找他们的优点,选准教育时机,一个学生只要有了自信心,才能发挥内在潜力,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我班有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杨某某,他学习成绩差,但他画画非常棒。因此,我让他参加区里的儿童画比赛,并获得区级儿童画一等奖,在学校受到了校长的表扬,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也不断的提高,他越来越有信心了。

4.尊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格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他们要求自尊却得不到尊重,要求上进却存在软弱的意志力。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应给予宽容,因为他们还是孩子,考虑问题还欠缺,心理也不成熟,判断能力还不强。所以我们对他们犯错误时的批评不要太过激,要宽容他们。

5.捕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闪光点”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犹如未经冶炼的矿石,优劣并存,只要我们老师耐心探索、琢磨,定会发现宝贵的东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缺点时,不能老是听到批评、呵斥,要千方百计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肯定,一旦有了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一定要及时鼓励。当然,表扬学生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要少夸聪明,多夸勤奋;少夸优秀,多夸进步。

6.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鼓励学生发挥其他方面的特长,但同时要求文化素质合格,注意多与他们接近,不歧视他们,对他们因材施教。同时,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其他学生编坐一起,或者在分学习小组时把他们混合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课堂上注意多诱导,多启发,多提问,收到了好的效果。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要求我们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关爱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当地学生享受平等教育权。素质教育也强调学校要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伟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1年第12期

[2]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及其对策,源于www.jfdaily.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