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看图列式题的错误现状及若干策略
作者: 游丽琴摘 要: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是一切数学知识的基础,针对低年级更多的是具体形象思维这一特点,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的图片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观察能力; 理解水平; 新旧知识; 计算错误; 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96-0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笔者结合近两年来的课堂教学,初步总结了以下几种类型,愿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观察能力欠缺型
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对较弱,耐心不足,在观察画面时会出现无序、遗漏信息等现象,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也有可能不会提炼有用的信息,所以,首先要帮这一类型的学生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以便于正确解决看图列式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最后一幅图,粗心的学生找不到箩筐上的“7个”,只发现箩筐上露出的3个菠萝,于是列成错误的算式“3+3=6”。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此类错误,一定要强调观察画面要全面、细心,否则会遗漏重要的信息,即条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如果图片上同时出现了文字的条件,应该以文字条件中的数字为准,而不是简单地数一数,上题的正确算式应该列成“3+7=10”。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是学好小学数学知识的第一步,等到图文结合或者含有文字内容的题型越来越多,还要求学生在识字量方面同步跟进,所以,图片题观察能力的培养又是简单生活实际问题学习的基础。
二、理解水平偏低型
低年级的学生,在初步学习数学知识时,语文学科还只是拼音教学,更不用提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在这样不同步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因理解水平有问题而出现列式解题错误,也是存在的。《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表达,理解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要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实施。
首先,教师应利用主题图的直观,注重学生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完整表述,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在表达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理解水平。其次,为加大识字量,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让孩子多认字,平时在孩子预习数学书时多关注常用字词,多读多记,有助于审题。最后,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多加交流,在看不懂、不理解的地方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读题能力。
三、新旧知识混淆
某些学生常常会在学习新知识时被一些已学的相关知识所迁移,特别是负面的影响,给他们解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根据儿童“从已有旧知识出发,同化新知识巩固深化”这一认识过程,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突破新旧知识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知识迁移类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中,在学习加法之后,再教学减法。在画面上,加法图片题总是将一些物品分为左右两部分,而减法题的画面汇总,左右两部分的中间会出现一条竖虚线,这个小小的区别决定了加减方法的确定,其实相当重要。此时,教师在教学减法图片题时要强调竖虚线的特殊意义,不要因忽视而造成方法上的错误。如果不强调,很多学生会因为前面刚学会加法解决类似图片而误解。新授课的教学,一方面要做到新知识重难点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与旧知的区别,帮学生找出解题的关键,不要让新旧知识混淆起来。
四、计算错误干扰型
在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列式作业中,经常会看到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的现象。他们已经通过细心审题理解了图意,列出了正确的算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得数是错误的。对这种出错类型的学生,教师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要培养学生细心看数字和运算符号的观察习惯,只有用正确的数字和运算方法想得数的学生,才能有计算正确的可能性。其次,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即加法或减法,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知道一道题能用多种方法口算,并选用自己喜欢且快速的方法算出得数。最后,还要提醒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得数的好习惯,可以用不同的口算方法进行检验,也可以采用再算一次的方法。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完成正确解答看图列式的题目。
五、生活经验不足型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很多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世界出发,与学习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低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某些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可以进行联系。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补充习题册》中加减练习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它是用汽车停车场车辆进出的情景来说明的。原来有10辆汽车,在停车场外还有3辆汽车(车头朝着停车场,车尾排气),现在停车场里有几辆车?算式应该是10+3=13。这样的看图列式题,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汽车车头的特征(侧面有反光镜),尤其是在开动时车尾的排气现象。在解题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观察到的画面情境,重点强调汽车是开进去停车还是离开停车场,通过描述汽车特征来说明,这样就比较形象,再让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观察,最后正确列式计算。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提高了解决看图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粗略地归纳了看图列式题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同时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数学学习是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更是一切数学知识的基础,针对低年级更多的是具体形象思维这一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题直观、形象、生动、易懂等特点,描述图片所给定的情景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的图片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