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推广之对策研究
作者: 赵东林 田新明 刘路阳摘 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对她进行保护与传承。太极拳不仅是全民健身的大众运动项目,也是非常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如何更好的在高职院校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太极拳普及推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50-001
高职院校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他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体育在高职教育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武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是一项很好的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通过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演练者的道德素质教育,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全面协调和健康成长。1978年国家教育部将《简化太极拳》列为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的内容,然而太极拳未能在学校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如何通过高职院校这个平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校园和谐,进而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为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在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推广对策。
一、研究目的
1978年国家教育部将《简化太极拳》列为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的内容,但是,大学生对于太极拳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同时,积极配合教育部提出的“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全民开展健身运动。如何更好的在高职院校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大量资料的搜集和梳理,阅读了10余篇论文、专注、教学光盘为本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借鉴归纳法
总结多年来在太极拳集体教学中的经验,找出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最佳方案。
三、结果与分析
1.高职院校推广太极拳的意义
1.1太极拳运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
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健身观,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运用课堂内所掌握的太极拳知识和技能,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转变对太极拳的看法,喜欢太极拳运动,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
1.2太极拳运动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生理健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心理健康。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淡竞技、重健身的体育运动。
2.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
2.1太极拳教学内容单一。当前高职院校太极拳课程教材内容单一,多以国家规定的简化24式太极拳为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杨氏太极拳的特点,违背了拳理而做成了简单的太极操。这种做法给人们造成了错误的印象,太极拳就是慢运动,适合老年人健身,不适合大学生强身健体。高职院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用明显。
2.2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认识理解程度,以及太极拳的演练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主要有教师发布命令、动作示范、学生跟着集体操练,缺乏有效教学策略,缺乏趣味性和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3.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推广的对策
3.1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第一,在职培训。即通过进修、培训和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体系。第二,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建立起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太极拳与音乐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太极拳本身有内在的节奏,是一种很优美、缓慢、柔和的运动,配乐挖掘了她的音乐潜能,更好地表现了太极拳的美。
3.3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太极拳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健康实际的需要出发,应遵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教学设施等情况。从丰富的太极拳知识、套路审美、技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
3.4提高思想认识扩大影响力。高职院校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练习太极拳,给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练习太极拳的风气,进而培养他们练拳的自觉性、主动性。
四、结论与建议
1.太极拳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不仅是专供老年人健身的方法手段,更是一种适合青少年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
2.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她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富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和谐。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造福全世界人民。
3.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推广应从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素质、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选用适当的教材内容入手,改变“填鸭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4.高职院校武术协会是推广太极拳运动、培养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又一平台,是太极拳课堂教学的延续、促进课堂教学重要手段与途径。
参考文献:
[1]顾留馨,沈家桢.陈式太极拳[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
[2]李开广.体育与健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3]杨永惠.武术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