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通信杆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 员志明 张志强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直埋通信杆占地面积小的主要特点,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和选址难的问题,缩短了施工周期和投资成本,同时便于运输和搬迁。
关键词:直埋通信杆; 施工周期; 防盗; 搬迁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 文单编号:1006-3315(2013)02-178-001
直埋通信杆主要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只有8平方米,榀接杆和水泥杆的占地面积为70平方米,普通管塔的占地面积是40平方米,因此本方案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且解决了选址难的问题;基础形式为直埋地下,不用混凝土,施工周期只有1天,榀接杆和水泥杆的施工周期为7天,普通管塔的施工周期为28天,缩短了施工周期和投资成本[1];杆体生产工艺先进,不存在螺帽被盗的事件而引起安全隐患;杆体轻便,便于运输和搬迁。
1.传统通信杆和通信塔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榀接杆为木质杆体,一般为两组杆、三组杆、四组杆,且需要安装两组拉线,以保证杆体的稳定性。占地面积较大,使用寿命比较短。传统的水泥杆,一般为两组杆、三组杆、四组杆,基础形式为卡盘连接。稳定性较差,占地面积较大。传统的通信塔塔体较重,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都比较高。
通信杆组立之前,需要提前浇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待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通常为100%)后,才可以组立杆塔,造成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当基站需要搬迁时,混凝土基础无法搬迁,由于地脚螺栓埋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所以地角螺栓和钢筋混凝土基础一并废弃,造成成本的极大浪费,而且当基础处理不当时,还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和水土流失。
2.直埋通信杆的特点和技术参数
直埋通信杆是由主管和天线支架及避雷针4部分组装而成。杆主体采用主管1与主管2插接连接形式,解决了外法兰节点凸出的缺点,达到杆身整体的美视效果[2]。杆体顶部避雷针与杆体采用外法兰连接,基础采用直埋方式,加工通信杆时,在底节预留一定长度的主杆作为直埋部分(长度按照倾覆力矩和地质情况计算可得),并在杆体上做好标记,此标记一下做好防腐处理。组立时按照预先做好的标记将标记以下部分直接埋入地下,承担基础受力。无需浇制混凝土基础。
本直埋通信杆加工制造的技术规范符合DL/T646-2006。整基管塔组装完毕后,其挠曲≤L/1000(L为塔高),降主管插入法兰,采用内双外面焊,焊脚尺寸不小于最薄钢板厚度。塔身分段处上段插接部分长度+100mm范围内采用内外双面焊,内面磨平。联接处标志在管塔正面和背面,用样冲打点。材质根据厂家的生成工艺可为Q235,Q345,GR65等。塔身截面为正十二边形。除注明螺栓连接外,其余所有部件均采用焊接。焊缝的焊脚,高度不小于被连接件的最小厚度。钢管纵向焊接的焊缝有效厚度不小于母材厚度的100%。插接杆内套管插接部位纵向焊缝按二级焊缝质量标注加工和检验,插接范围内钢板对接应倒角后电焊,焊后磨平,以保证钢管杆的顺利插接。
直埋通信杆与传统通信杆和通信塔各项参数见表1.
表1. 直埋通信杆与传统通信杆和通信塔各项参数
通过上述问题的阐述及表格中的数据显示,本直埋通信杆可以很好的克服以上问题,同时具有以下优点:
(1)杆体基础形式为直埋地下,因此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使用面积,且解决了选址难的问题。不设螺丝帽,避免了杆体零部件被盗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2)杆体材质为钢管,寿命较长。
(3)杆体轻便,节约了钢材的用量,便于运输和搬迁。
(4)杆体直埋地下,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了钢筋混凝土,节省了基础费用
3.应用
由于本通信杆不做钢筋混凝土基础,直埋于地下,所以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使用面积,也大大减轻了选址的难题。
直埋塔在耐久性方面相比于榀接杆有很大的优势。榀接杆采用油炸杆作为主材,由于目前油炸杆质量不高,且杆体梢径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故榀接杆的杆体在耐久性方面比较差。另外,为了便于施工及拆卸,榀接杆大部分构件采用的是螺栓连接,在农村及郊县无专人看守的情况下,构件容易丢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而直埋塔不存在上述问题,塔材采用GR65,是国际上一种常见的高强度钢结构,强度达到450MPa,经过热镀锌处理,使用年限较长。而且不会造成构件丢失;另外本直埋通信杆的高度范围为15m到25m,而木杆和水泥杆的高度范围只有12到18m,所以在满足网络优化方面体现了更为灵活的一面。
在美观方面,直埋塔也有很大优势。直埋塔在外观上与单管塔比较接近,表面均经过热镀锌处理,而油炸杆经过防腐处理,杆体本身上覆盖一层黑色油脂,外观不如直埋塔美观,通过观察以往建设的各种形式的榀接杆,经过几年的使用后,榀接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虽不影响使用,但对美观影响较大。杆体轻便,且分成几段插接连接。节约了钢材的用量,便于运输和搬迁,所以不仅适用于平地基站,也适用于山地基站。杆体生产工艺先进,不设地脚螺栓,且杆体本身不设螺丝帽,避免了杆体零部件被盗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4.总结
直埋通信杆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快速选址;杆体轻便且直埋地下,不做混凝土基础,在使用、搬迁、运输等方面大大节省了成本;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投入使用快;杆体生产工艺先进,不设地脚螺栓且杆体本身不设螺丝帽,避免了杆体零件被盗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直埋通信杆相比于传统的通信杆属于实用新型,在拉远站的应用上优于木杆和水泥杆。因此建议在高铁、高速、城区街道、农村分布式基站、交通不便的山区基站及WLAN上多应用此杆。
参考文献:
[1]郭诠水. 通信设备接口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薛阳华. 3G通信网络建设中工程监理组织的优化,科技风,2012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