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

作者: 周雪花

摘 要: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基本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化学; 新课标;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38-001

作为国家标准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科学性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立足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1】。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合这几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一、创设鲜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体现现代化学的“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即新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的过程【2】。教师利用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和有关化学的社会热点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如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个实验就是蜡烛燃烧,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实验,但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以及激发学习热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今天我们班有同学过生日,我们除了唱生日歌还要做什么啊?学生开心地答道点蜡烛切蛋糕。然后我拿出一把五颜六色的生日蜡烛,学生开始激动了。接下来请学生上来演示课本P11的实验。学生就会不自觉的发现原来这就是化学啊。情境的创设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故事,如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通常会引入一段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故事讲的是在意大利的某个小村庄,一个农夫带着他那心爱的狗去冒险。他们同时穿越一个山洞后,农夫安然无恙,结果他的狗却死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就命名此山洞为“死狗洞”,一说到“死狗洞”这三个字,学生就会哄堂大笑,觉得很有趣,激发了他们想弄明白原因的欲望。这样学生会发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明白生活处处皆化学。

二、加强学生实验教学,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平时化学实验教学一般都会采取教师课堂演示法,学生观察为主。但这限制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故必须要有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修订案就列出了8项学生比做的实验。

但我觉得只是这些个实验还远不能满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学中还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化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认识化学规律的乐趣,逐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能,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三、基于三维目标,为培养科学素养指明方向

三维教学目标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三维目标的要求代表了一种整体的知识观,表明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作为同一个教学目标的3个方面,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整体:知识与能力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目标的基础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目标的中介和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升华和归宿。三者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全面的知识观[3]。

新课程标准修订指出:在教学上,要求教师制定学期总体的教学方案到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教师思考如何落实科学素养的目标,在实践中能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将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1】。但在具体实践中,对三维目标缺乏整体性认识仍然是阻碍落实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绊脚石。具体表现为无法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性: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较深,可以较好把握;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肤浅,不知道如何把其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导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简单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式化。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深刻体会三维目标真正含义以及如何规划好这三个维度,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4】。“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是新课标的重点,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去思考、去质疑,需要教师天长日久才能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小雅.立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之一王祖浩教授,中国教育报,2011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化学标准实验稿,中国教育网,2002

[3]黄梅.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关系与整合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8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