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陈伟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立足点,从引入多媒体、合作学习、情境创设三个方面总结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47-001
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我认为应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主要立足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不断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可从这几方面尝试:
一、引入多媒体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能突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多媒体,定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要积极使用多媒体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很多教师习惯于旧的教学方式,对先进的教学工具缺乏认识和使用能力。既不想使用,也用不了,甚至认为多媒体的使用是“花架子”。
首先,我们教师要重视使用多媒体。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的积累大都借助于课文这一载体。但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时空跨度大:课文内容有的关于战争时期或上个世纪的有关事件、也有异国风情的、感受科幻之神奇……仅凭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描述或简单的几张图片,那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把握透彻的。而多媒体是一座跨跃时空的桥梁,化无为有——拉近作者、文本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了三者之间的感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能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欣赏和学习,其作用不可限量。
其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自然迸发是学生领悟课文意蕴的完美体现,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再现生动感人的画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学生带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领略祖国风光,异域风情等。
如《化石吟》一课,作者向我们再现化石的神奇。可对于很少接触化石的孩子而言,对于化石是比较抽象的,仅凭文字描述学生很难感受它的特点,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突破时空亲自去领略化石的魅力。这样由于学生的“直观感受”,再回到课文,阅读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化石的神奇,体会作者寄予的意蕴和情感就比较容易入手。
所以语文教学中只有巧用多媒体手段,解决用语言难以描述的难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最终由“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自己体悟方法,努力提高自己。
在教学《龙须沟》时,我就以课本剧的形式展开教学。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并将其特点尽情展现出来;设计表演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课堂上大家对表演点评、质疑,小组成员解释。为了能够准确把握戏剧特点,大家反复阅读课文,讨论,修改,甚至上网查资料……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自己的小组成为最优秀的,人人主动参与,甚至有的小组还自制了道具,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做到了学科间的整合,更是收到了合作学习的高效益。
三、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制,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来引导学生自身探究,增强教学效果,降低教学难度的做法。成功的情境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升华课文主题,开启想象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解决教学难点,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掌握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以进行情境创设:
1.情境导入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有许多老师常常采用这一方法。以优美的语言,辅以色彩绚丽的图片、音乐将学生带入一个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相融的气氛中,营造一个情意浓浓的环境,为整个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我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看一些风景优美的图片,并聆听一段音乐,把学生引进到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开启了想象之门,为整节课打下了基础,同时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2.情境导游
我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试着当小导游,来领导同学们去旅游,向大家介绍景物的特点,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这种做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教学任务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
3.实物再现
我在教学《化石》时,用多媒体展示化石的图片,让学生见识了什么是化石,而且能让他们通过图片观察化石的外形特点及有关化石的一些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增加了学生学习化石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情感意识。
像这样本着形真、情切、意浓、理深的原则,为学生创设美的境界、真诚的核心、感情的纽带、深悟的途径、感触的源泉,这样的情景有理、有力、有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机勃勃、百花盛开。
总之,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但是探索的道路是无止境的,我想只要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必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