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换位思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汤雪莲

摘 要:“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个小孩子的先生。”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学会变成小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在课前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在课上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才能科学引导学生学好英语,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真、善、美。

关键词:变小孩子; 换位思考;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2-00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浪,在教育战线时刻躬身育人的英语教师该做什么呢?是否我们还应该站在一个师者的位置去教学呢?教育先师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个小孩子的先生。”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换位思考。

一、换位思考,探在课前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英语既是一门语言又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在现有的母语环境中掌握好一门新的语言,就需要英语教师全方位的教学技巧,以及教师对教学艺术的不断探索。

学好英语的第一步自然是背好单词,在备课时我经常在考虑,如何解决学生背单词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轻松的记住单词,从老师角度来看,太简单了,但是你若是变成小孩子了,你便可以看到原来背不出来单词是因为音标太难了记不住不会读,元音音节和辅音音节不会像读拼音那样自如地结合,当我们老师学会了换位思考,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习上的问题一个个自然浮现在眼前。当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帮助学生解决了单词背诵问题,学生就能更快地踏上正确的学习轨道。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平时在教学中老师不单单是在备教材备课本,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从小孩子学习的角度入手,从科学的记忆方法入手,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提高,于是,我在备课时习惯的将单词按音节划开,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要根据音节读,断开读,再合起来读,有的甚至可以结合我们的吴地方言记忆,如wonderful就记成“王得福”。

二、换位思考,研在课堂

1.要求动手,科学引导

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不在于什么花哨的教学方式,我个人认为提高的关键在正确的引导学生听课。一堂课有对话活动练习等多种操练形式,学生听是听了,但如果只是听,所谓的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达不到效果的,老师要在课上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如何听课。我要求每个题目不管是你会的还是不会的都要在旁边做好笔记,笔记的要求很简单,在找到句子里出现的短语下划线,在找到的题目要考你的重点难点上划圆圈圈,一条下划线,一个个圈圈,看似很简单,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去做,其实当你去划去圈的时候,你的无意注意就变成了有效的有意注意,并且为以后的复习和做题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也学会了老师出题的思路,对学习的本质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要求举手,化被动为主动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学习英语自然不是简单的读几遍就会的,自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学生不愿举手问问题是为什么?假如你变成为小孩子,孩子在担心什么就一目了然了。我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害怕被指责笨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4%,害怕答错占23%,不管自己的事情,只要别人问听听就好了占了13%。因为这样三种想法的存在,很多学生不敢举手提问。当你变成小孩子,自然就能从他们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当老师变成小孩子,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再加上正确的引导,效果是很明显的。

三、换位思考,思在课后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一堂课结束后教学并不是结束了,我经常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于是每堂课后,我都会仔细回忆下课堂的不足之处,在备课本上做好记录,当天有何收获,有什么不足,督促自己为下一次课堂教学纠正不良错误,以便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一次讲解试卷,有一个翻译句子为:Tom赢得了比赛,他很兴奋。当时校对答案时,我给的答案为:“Tom was excited to win the watch.”课后有学生来问,老师他批我错,我觉得我写的两个句子也是对的啊。我一看,他写的是“Tom won the match, he was excited.”确实语法没有任何错误。第二天我特地再次强调两个句子都是可以的,还特地表扬坚持自己正确的学生,表扬他能独立思考,勇敢向老师提问。

教学反思还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我们老师在课后更应该放下心态,变成小孩,经常地向同事请教,经常地和同事之间听课交流,经常地学习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总之,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只有转化思维方式,真正变成一个小孩子,才真是负得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让我们一起学会变成小孩子吧,让我们带领我们的学生一同体会学习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做自己未来的主人,为国家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2]崔允漷.《有效教学》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3]车丽萍.《记忆术——科学的记忆方法》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01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