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常青树
作者: 朱明华摘 要:鹿苑中学坐落在昔日吴王夫差养鹿之地,位于鉴真大师东渡启航地——古黄泗浦之东,历经60多年办学历史,如今,它校舍俨然,设施齐全。聚焦课堂,教师敬业爱生,学生尊师乐学,一派和谐;放眼校园,佳木四季葱茏,花香常年飘散,一派生机。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飘散着古典的韵味,洋溢着现代的活力。在这个花园中挺立着一棵常青树,它就是我校的校本课程——《纸艺》。
关键词:校本课程; 纸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4-001
一、课改中,纸艺课程落地生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各中小学校贯彻国家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出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校本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全体教师献计献策,经过多方考察,反复研讨,最终决定将纸艺作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我们的设想有四:第一,折纸以彩纸为主要材料,哪怕是废纸也可利用,所以活动成本低又环保;第二,折纸的折叠和拼插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制作简易,因此可以兼顾到全体学生,做到全员参与。而兴趣浓、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深入钻研,有所突破,实现特长发展;第三,学校老师在这方面有一技之长,因此使活动拥有了技术指导,做到有“法”可依;第四,其他兄弟学校均未开设类似课程,所以借此可以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于是,纸艺课程这棵独特的幼苗就在我校肥沃的泥土中落地生根了。
二、常态下,纸艺课程茁壮成长
为能使《纸艺》这门新兴的课程充满生命力,由学校校长室牵头,各处室合力精心策划、历时2年多编写了专用教材——《纸艺文化》,确立了专任教师,首任教师姚怡祥是一位英语教师,当时他接手搞这个课程的时候,已经是55周岁,但是他老当益壮,经验丰富,手艺独到,可贵之处在于他退休之前又培养了接班人——年轻的教物理的黄芳老师,可谓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开辟了两间纸艺专用教室,在初一年级开设了必修课程,在初二、初三年级开设纸艺兴趣小组。目前我校已将其常态化定位为:课程必修,普遍实施,确保纸艺课程开放的基础性、全员性;教师能教,便于操作,确保纸艺课程开设的可行性、正常性;学生爱学,积极投入,体现了纸艺课程的大众性、趣味性;效果实在,确有收获,体现了纸艺课程独特性、有效性。纸艺之树已在我校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三、实践中,纸艺课程恩泽满园
几经风雨,多番打磨,《纸艺》这棵常青树日日成长,渐渐成材,它不仅自己枝繁叶茂,还以自己的浓阴恩泽了满园春色。在实践的摸索中,我校师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入挖掘,纸艺课程步入正轨,稳步前行,初见成效。更可喜的是,我们发现在它的辐射作用下,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1.纸艺是一个载体,它传承文化,融会知识,为学生搭建了热情参与、亲身体验和动手探究的舞台。例如教材中的活动二是“扬帆起航,志存高远”,我们就以纸艺作品“东渡船”为载体,组织学生了解了鹿苑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参观了“东渡苑”景点和学校标志性建筑“东渡风”,学习了“东渡船”纸艺作品的拼插。这不仅让学生感受了东渡精神与东渡文化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充分施展自己的动手能力,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2.纸艺是一座桥梁,有效地架起学生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与科技联系的桥梁。例如教材中的活动六是“关于某镇年消费龙虾情况的调查分析及龙虾纸艺创作”,我们就以纸艺作品“龙虾”为桥梁,组织学生开展了参观、调查、收集、记录、分析、研讨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生活,关注焦点,热爱科学。
3.纸艺是一种修为,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品质、持之以恒的耐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每次纸艺课前,学生必须根据布置将纸片折叠好。纸片折叠是重复性工作,是很枯燥的,而且往往要一次准备几百个,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耐力增强了。每次纸艺课上,在教师讲解了基本方法步骤后,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因而一件作品就是一个小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教材的内容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仅仅是一块基石,一个引子,每次纸艺课后,我们鼓励学生跳出教材,超越老师,去创作更新更美的作品。通过评比、展览,学生的新作层出不穷,探究意识,创新品质充分彰显。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4.纸艺是一种文化,融科学、艺术、文学为一体,美化了校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纸艺作品的制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当一件崭新的作品在手中酝酿,学生们为了作品能够活灵活现,就不得不为色彩的搭配、比例的协调和拼插而独运匠心;当一件崭新的作品横空出世,学生们又活跃文思,别出心裁,为其美丽命名。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纸艺作品,一个个诗情画意的题名,充盈着展览室,装点着校园,身在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怎能不提高?
四、收获时,纸艺课程果香四溢
经过全体师生多年的努力灌溉培育,我校纸艺课程之树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断结出鲜美醇香的果实,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刺激着人们的味蕾。目前,我校师生的纸艺作品已达上千件,两间纸艺作品展览室里陈列的精品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张家港市电视台“第一视线”栏目多次对我校的纸艺特色进行了报导宣传,《张家港日报》《苏州市教育科研》和《上海教育科研》等报刊杂志也陆续刊登了我校纸艺特色的图文介绍。媒体、杂志的宣传为我校的纸艺特色打响了品牌,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交流、学习。我校先后承办了“小纸艺,大德育”暨塘桥片德育现场会、张家港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研讨活动和苏州市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研讨会,与会领导、老师通过听课、参观,对我校“纸艺文化”的开发、推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不仅如此,连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今年年初,英国Great Ballard学校校长乔纳森·密尔斯先生一行参观了我校纸艺作品陈列室和创作室,一路上赞不绝口。乔纳森·密尔斯先生还特意向我校教师学习纸艺制作的技术,表示要成为纸艺制作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我们独守着纸艺之树,为之勤奋地耕耘,细心地呵护,坚定地守候,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让它永葆生机,四季常青,恩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