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浅析
作者: 张丽颖摘 要:随着当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这种发展趋势也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市场急需人才,是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 模块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24-001
2009年12月1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中职旅游专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业从业者?以我校的诸多尝试与大家探讨。
一、在传统知识结构上注入新的元素,模块教学
1.转变思想,合理定位
专业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结合点。职业教育与就业密不可分,就业乃民生之本,它关系到职校学生的切身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必将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旋律。旅游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一批既掌握必需的旅游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2.优化项目模块课程
针对我校开设旅游与酒店服务专业的特点,本着旅游和酒店两个方向齐头并进、课程穿插进行、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课程设置原则,旅游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紧扣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导游服务能力、旅游营销能力、一定的管理能力,具有毕业后的直接上岗能力。为此我们研发了旅游方向的七个模块:即职业基础模块、景点讲解模块、地接导游模块、全陪导游模块、旅游营销模块、旅行社管理模块、实习模块;酒店方向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掌握现代饭店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能在饭店行业从事基层(骨干服务员、领班等)管理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我们研发了酒店方向的五个模块:基本技能职业基础模块、合格服务员模块、骨干服务员模块、基础管理领班模块、实习模块。
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导航
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解决职业生涯设计中“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怎样的心态干”这些基本问题。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我校旅游专业的做法如下:
1.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憧憬,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入学后的首要任务。
学习的内部动机所起的作用往往是较持久稳定的。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学生能自觉自愿愉快地进行学习,是“我要学”、“我想学”,而非“要我学”。
为此,我们采用了很多办法。一是班主任对学生做心理疏导。了解旅游与酒店专业是干什么的,需要怎样的知识框架,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如何,在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或就业潜力如何等等。二是请企业人事主管或行业专家讲座,解析专业素养要求,进行职业导入,对专业和前景形成初步认识。
2.广泛进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行业,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步,也是引导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标准的重要环节。
通过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作出选择。旅游专业的学生因为定位不准确,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就业漂泊不定,因此需要准确的为自己定位,既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傲,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使自己的性格、特长与职业相吻合。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理念
“任何人都有人和角色双重身份,作为人可以有自己的气质、性格、行为、习惯,但作为今天的学生和未来旅游的从业人员,就不能完全放任自由,要受职业道德、工作任务、行为规范的约束,所以应该将人的个性升华为角色的特征”。我校在旅游与酒店所有的课程中不断的渗透服务理念,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准职业人的意识,我们借鉴企业先进的5S管理模式,制定了保定二职中旅游与酒店专业《5S管理方案》,对教室、宿舍公物和学生个人物品的摆放进行了统一规定,让学生经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几个过程,实行教室、宿舍5S管理,要求学生对于规定了的事情,都按要求去执行,使学生从细节的养成入手,逐步养成做事细致、认真、规范、负责的良好习惯,使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更轻松高效,掌握更多的技能,具备更高的修养,逐步迈向成功。
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归根结底要靠旅游人才,而中职学校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市、重视发展旅游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中职学校旅游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通过对以上中职学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和养成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才能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总之,旅游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持久性的过程,也需要学生的自我学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云霞.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选择初探,浙江职业教育通讯
[2]荣莉.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 教育与职业
[3]郎玉屏. 未来旅游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