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等待效应

作者: 吴玉美

摘 要:从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入笔,述及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把教育的等待和希望放在累积日常活动过程中一个个不经意的细节之中,并通过笔者的一个实录小品,在呈现幼儿活动情态场景中,表明等待是教育的一门艺术。由此归结到,作为幼儿教师只要心存责任和使命,就能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就能催发幼小生命的勃动。

关键词:例谈; 游戏; 等待效应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07-001

现代社会信息化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不少人的生活节奏也随着社会快速的律动变得快起来。而对于教育来说,当然要不断深化发展,只是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在育人方面来不得“速成”,如同“揠苗助长”故事说的那样,急于求成不行,有的时候不能快,而要慢。这里的“慢”,不是指教育者闭目养神,而是对受教育者要不停地观察,在观察中耐心地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还需要提示、激励,也就是常说的要静静地倾听花开的声音,等待花蕾的渐渐的开放。从一定意义上,等待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法国19世纪作家大仲马曾说“人类的一切智慧是等待和希望”。这句经典道出了等待和希望的辩证法,道出了等待和希望一脉相承,道出了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等待,因为在等待中能播下希望的种子,能打开希望的窗扉。

就幼儿教育而言,孩子们是花朵、是希望。幼儿的身心特点不同于成人,决定了他们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不论感知物体、回忆往事、思考问题,都有着特定的表现,而且不同的幼儿又有着不同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而宜,特别对接受能力较慢乃至项目游戏中屡屡不成功的孩子,更需要等待。

笔者在一次跳绳活动结束后就怎样收放绳子这一环节遇到了这么一个生活“小品”,虽然过程不复杂,动作很微小,但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小品”实录:孩子们陆续带来了绳子练习跳绳。为了便于孩子们每次取放绳子,我就边示范边要求孩子怎样把长长的绳子绕紧整理好,再放入为他们准备好的箩筐里,免得许多绳子缠在一起,下次取拿不方便。

只见琪琪将绳子的把手并拢,持在左手,右手则拿着绳子开始绕,可绕了几次,却一圈也没绕上,原因是右手持绳太长,看似绕了一圈,却绕不起来。可她没发觉,也不观察同伴的绕法,还是独自在努力地绕。悦悦小朋友见此情形友好地望着琪琪,“我来帮你绕吧!”“让她自己再试试!”我随即温和地说。眼看同伴们都绕好了,琪琪着急起来,不时地用眼睛瞅着老师,我还是忍住,并向她投去鼓励的目光。她又尝试绕了几次,还是不成功。在旁边的悦悦却急了起来,拿起自己的绳子,利索地把它解开来,“你看我怎么绕!”很快地演示完毕。琪琪又学着绕了起来,却依然不行。悦悦见状,干脆用自己的手抓着她的手两人一起绕,却还是绕不紧,绕着绕着,只听悦悦叫了起来:“哎呀!你把手放在这里嘛!”边说边将琪琪的手移到了把柄处,绳子终于绕起来了。琪琪笑了,悦悦笑了,我也笑了。这笑声折射出的则是等待的效应。

上述案例看似一个并不起眼的细节,而细细揣摩,个中的蕴涵恰是多元的,有执着,有援手,有合作,有教师的等待与鼓励。

在绕绳子过程中,那位幼儿不断地反复绕绳子,虽屡屡遇挫,却不气馁、不言弃。仔细分析她所遇到的困难,会发现她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技能的缺乏,这又与她的观察力有关。在老师和同伴操作中,她只观察到了绳子一圈一圈地绕上把柄,却不知晓绳子为何没有绕上去的真正原因,她还没注意到同伴绕绳子的技能。值得称道的是经过多次尝试虽失败,可她信心并不动摇,并在同伴的帮助下终获成功和快乐。

现代教育,已不仅仅需要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更需要培养主动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当家人”。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有言:“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儿童发展自己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断激励孩子大胆去尝试,放手让幼儿独立活动,支持幼儿的探寻,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引导幼儿去探索未来的世界。

看来,这一跳绳活动中的生活小品告诉我们,适时适度的“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遇到疑惑或障碍时,教师不要武断地叫停,也不要急不可待地表示“热心”,而要察言观色,耐心等待。要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积极地寻找一个成熟的时机,一个更好的教育点;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取创造的快乐成果。虽然是“等一等”,却能把握稍纵即逝的资源,“等”出新的情境,“等”出新的生成。这远比成人给予的经验更深刻、更有价值。

适时地“等一等”,将会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在这之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命的起始如同一座大厦的奠基是多么重要,是多么需要敬畏。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关切生命的这个年岁节点,必须在这个生命节点的灵动过程中,以白雪似的纯净的心灵,以绿草原般的博大情怀,让责任和使命为幼儿的成长铺路,让责任和使命为幼儿插上有待翱翔蓝天的双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