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作者: 蒋萍摘 要:在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从经验型向研究性的转变过程中,通过叙述导致自己觉醒和变迁的教学故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教学反思来省察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教育叙事是广大教师教育研究的新的思考空间,成为教育理论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
关键词:教育; 叙事; 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49-001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育科研方式的选择上存在问题,作为有着繁重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怎样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性的转变呢?教育叙事无疑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研究教育的最佳方法。
一、教育叙事的含义
教育叙事是教师通过叙说导致自己觉醒和变迁的教学故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通过教学反思来省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在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行为、教育经验、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活动。教育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由其弟子回忆撰写的《论语》实际上就是一部教育叙事大作。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已经写了32年的教育日记。
教师是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线工作者,他们(她们)与教育实践的天然联系,使得他们的个人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难于言传的,教育叙事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将这种融于教师的感觉、情绪、心智中的高度个性化、情景化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经验或理论,供他人揣摩、学习、模仿、实践。
二、教育叙事在教师教育科研中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参照的是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运作方式,以课题研究或专题研究的方式“如法炮制”。这种片面追求科学范式的研究风气,导致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人物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理论性强,针对性弱,成果的单薄苍白使得其失去了对教育实践的吸引力。同时,多数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以及无法详尽占有必要的研究技术和资料,因此也很难有所成就。反思中小学科研实践,可以明确的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目标不应主要指向教育教学新规律的发现、新理论的生成,而应立足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由此,基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需要的教育叙事就成为了广大教师教育研究的新的思考空间。
三、教师如何教育叙事
1.以问题为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每天都会遇到的很多棘手的问题,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法可以借鉴。只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一步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师教学中发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却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却妨碍学生团体前进;减负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按新课程理念体验性教学但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等等。此时教师就要想想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为什么?怎样才行?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努力思索,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直至最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和完成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这才是研究的终点。
2.以实践为导向
一直以来,教育研究已渐渐蜕变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所从事的专利,演绎成一种与教学实践关系不大的“学术游戏”,这种“闭门造车”出来的成果在应用于实践中时难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难于被教师们认可。教育叙事研究带来的是方法论的转变,“在做中学,在行动中、在实践中研究”的理念,将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为教育研究输入了新的气息,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路。教师系统地研究自己或与他人的工作过程、环境和问题,通过专业研究者深入现场,直接参与等形式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改善了这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研究成果应用的及时性、有效性,而且使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有勇气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做教育研究。
3.以反思为基本手段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广大教师缺乏的不是经验,而是自觉关注自己的实践行为和价值的意义的反思。叙事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反思这一基本手段,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为什么?怎样才行?这种反思促使教师思考、实验、改变,在研究中、在实际的运作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直到问题的解决。正是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定、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或高或低的提升着教师的专业水平,或多或少的改善着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状态。这样的研究能够使我们的教师由“老牛拉磨”式的简单重复工作状态转变为“螺旋上升”的研究状态,使教师的职业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提升着,实践质量在提高着。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希望教育叙事能让我们广大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关注身边的事,让自己受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经历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者生活事件,成为教育理论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济洲.走入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3(07)
[2]陈灵艳,张树伟.叙事探究的意义与困境——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
[3]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比较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