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骨干培养研究

作者: 潘丁成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骨干培养研究0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骨干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 体育骨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59-001

初中,是一个学生漫漫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且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精力最为旺盛,对其引导得当,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一、研究目的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骨干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水平、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的2012届初三(1)班和初三(3)班为研究对象,初三(1)班人数为31名(男15,女16),初三(3)班人数为32名(男16,女16)。其中,初三(3)班采用选拔4名体育骨干进行教学的方法。

2.访谈法

访谈相关专家9名,为本文的攥写提供理论支持。

3.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63份,回收63份,有效回收率100%。

三、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初三学年刚开始的调查中,初三(1)班和初三(3)班对体育课的态度相差不大,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为22对21。

T:为男女数值之和

由表2得知,在初三学年刚开始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初三(1)班和初三(3)班在各项身体素质上,相差不大。由上看出,初三(1)班除了在实心球项目上较优于初三(3)班,其他项目上,两班几乎没有差异,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我们从表3可以看出,在2012年5月的体育中考中,采用选拔4名体育骨干教学方法的初三(3)班,在被调查的各项身体素质中,初三(3)班的成绩都明显好于初三(1)班。实践证明,2012年5月的体育中考,初三(3)班在体育考试中,各项成绩都非常明显的好于初三(1)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体育工作者的深思。

1.体育骨干的选择

骨干,在团队中,是领导者,更是组织者。其示范性和榜样性是团队进步的动力。因此,体育骨干的选择,是一门很重要的且很细致的学问。首先,体育骨干要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其次,体育骨干的亲和力,是该团队获得稳步提高的保证。最后,体育骨干的表达、讲解能力必须出众。

2.体育骨干的运用

2.1体育骨干在技术性项目中的体现。在实心球实际教学中,在初三(3)班选拔4名体育骨干,进行分组学习,且各小组的人员组成始终保持不变。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各小组充分的宽松练习环境,教师只需要每堂课定时进行总结,并在隔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组织各小组进行实心球的比武活动。这就把一个班的人员组成分成了四个小班,相当于一堂体育课里有5名体育老师在上课,练习强度密度都增大,且增强了小班内的凝聚力。

2.2体育骨干在集体性项目中的体现。在跳绳项目中,发挥体育骨干的组织者、领导者的作用,体现集体性。在初三(3)班的跳绳体育教学中,选拔4名体育骨干,每个体育骨干带领其他7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次练习各小组8名学生跳绳总数相加,并记录下每一次的成绩。每次练习后,由体育骨干进行总结。

2.3体育骨干在高竞争性项目中的体现。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跳远和50米向来都是主要的教学内容。由于其高竞争性,也是学生在该项目中自我展示的主要场地。在初三(3)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统一教授了立定跳远和50米的动作要领以及练习方法之后,把指挥棒交给了4名选拔出的体育骨干,让其组织各组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形成了4组以立定跳远和50米为主项目的“田径队”。在跳得更远、跑得更快的目标刺激下,4名本身跑跳水平很高的骨干不断的鞭策着本组其他7名学生的训练热情,并督促着他们进行练习。骨干充分发挥了榜样的作用、教练的作用、竞争者的作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和超越的热情。

四、结论

在对初三(3)班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体育骨干的正确选择并任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一个好的体育骨干,必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力助手,也会使枯燥的练习内容变得生动、流畅,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练习内容的热情,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莲香.关于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M]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1期

[2]《2005年江苏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的报告》[J]2006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